
WayWay表示,將於下個月進軍本地私召車市場。(圖:Facebook/WayWay)
號稱不設平台加成價,不會在顛峰時段調高收費的私召車業者,將於下個月進軍本地市場。
名為WayWay的新公司早在本月初已經開始非正式投入服務,並將於10月正式推出服務。
公司聯合創始人李文強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表示,公司不設平台加成價 (surge pricing),也就是不會在顛峰時段或乘客需求高而調高收費。此外,公司的另一特點是會為旗下司機提供培訓,以為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務,如訓練司機協助乘客提行李上下車。
除了一般的轎車,公司也將提供豪華轎車的服務,一般轎車的收費從12元起跳,豪華轎車的收費則從40元起跳。
為了讓乘客更安心,乘客們也可以選擇支付額外8元,要求女司機接送。
至於旗下司機,李文強表示,他們無需向公司支付高達20%的佣金,而可以賺取100%的收費。
「我們會向乘客徵收每趟服務2元的平台費(platform fee)。比如說如果車費是15元,乘客會支付17元,其中2元是平台費,其餘15元歸司機。」
公司的目標是招聘800名司機,目前已經有300名司機加入。根據陸路交通管理局的條例,點對點服務經營者旗下的車隊如果多達 800輛或更多,才需要申請並獲得相關的經營許可證。
私人計程車司機協會:正密切關注市場 確保司機獲公平對待
針對新業者加入本地私召車市場,全國私人計程車司機協會顧問楊涴凌受詢時表示,協會意識到,私召車行業正在迅速發展,擁有眾多國內外平台的參與者。
「雖然司機可能會從更多的競爭平台中獲益,並且能夠選擇不同的獎勵措施來滿足他們的喜好,但對工運來說,重要的是這些平台為我們的司機提供可靠、公平和可持續的生計。鑒於我們剛剛在國會通過了《平台人員法案》,這些新的私召車平台需要意識到自己對司機夥伴的責任,包括公平支付工傷保險金以及公積金繳款。」
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早前在國會答覆議員詢問時指出,去年4月到今年6月之間,活躍的私召車和德士司機增長了8%,但同一時期的平均每天載客趟次只增長了1%。這意味著一些司機的收入減少了。
新私召車業者的加入是否會影響司機的收入?對此,楊涴凌表示,更多私召車平台業者的加入並不是司機和乘客供需平衡的唯一決定因素。私召車租金、考獲職業駕駛執照和相關商業成本等,才是決定司機是否能以開私召車謀生的決定因素。
她表示,全國私人計程車司機協會正在密切關注市場,以確保私召車平台繼續公平地支付司機工資、開展給與安全合理的獎勵,以及遵守平台工人法案中提出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