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出生於 20 世紀 90 年代及之前的新加坡人而言,逛媽媽店或許都承載著一段美好的回憶。
隨著新加坡的天際線不斷延展,城市景觀日新月異,一些事物不可避免地走向消逝。曾經在眾多住宅區隨處可見的媽媽店便是其中之一,如今已極為罕見。事實上,新加坡的 Z 世代和 Alpha 世代人群甚至可能對媽媽店一無所知。
如果您正在訪問新加坡,並想了解 20 世紀 60 年代至 90 年代新加坡人的生活方式,不妨考慮光顧這些媽媽商店!同時,這也是支持新加坡小型本地企業的好方法。

什麼是媽媽商店?
媽媽店是小型雜貨店,通常隱藏在住宅區內。它們通常是小型家族企業,在 HDB 公寓(新加坡的公共住房)的空地上經營。對於那些不熟悉的人來說,空地是指 HDB 大樓的底層——它們是開放的,供居民聚會和閒逛。
媽媽商店以銷售各式各樣的商品而聞名,從洗漱用品等日常必需品到烹飪用的香料或調味品,應有盡有。他們還出售雜誌、報紙和許多當地小吃。他們的商品目錄中還包括玩具,這也是我們小時候喜歡逛這些商店的眾多原因之一。

媽媽商店以價格便宜而聞名。但這些商店不僅僅是一個以實惠的價格購買必需品的地方,它們也是培養社區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媽媽商店的顧客大多是該地區的居民,因此光顧這些商店通常意味著你會看到熟悉的面孔——店主可能認識社區里的每個人。
**小貼士:**人們普遍誤以為「媽媽店」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是「媽媽們常去的商店」。事實上,「媽媽店」一詞源於泰米爾語「媽媽」,意為叔叔或哥哥。這些商店最初大多由印度移民開設,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成多元種族新加坡社會的一個包容性特徵。
新加坡還有媽媽店嗎?
從 1990 年代末開始,媽媽店在新加坡逐漸失去地位。這可以歸因於 Cheers 或 7-Eleven 等便利店的興起。隨著這些便利店的興起,現在一些年輕一代也認為媽媽店比便利店或超市「更髒」和「更亂」——但這不一定是事實。
此外,新組屋的樓上平台比以前小得多。事實上,一些較新的組屋甚至沒有樓上平台——底層用作託兒所、停車場或公共活動室。
但,一切還沒有失去!是新加坡仍有媽媽店。即使它們不像以前那麼常見,仍然可以在新加坡各地找到這些小店 - 主要是在較舊的街區和住宅區。

在新加坡哪裡可以找到媽媽商店?
如果您想探索一些較老的街區,可以考慮參觀麥波申、後港、大巴窯、波東巴西、女皇鎮、武吉巴督和馬林百列地區。當然,媽媽店並非只在這裡有,您仍然可以在新加坡的其他街區找到它們,儘管它們可能不那麼常見。或者,您也可以參觀小印度和實龍崗,那裡仍然有大量的媽媽店。
除了逛媽媽商店之外,走出主要的旅遊景點,進入住宅區也是讓您了解新加坡生活的好方法。
在媽媽商店買什麼?
媽媽商店出售各種各樣的東西,但最值得推薦的是這些商店出售的當地小吃。買一些老式糖果,比如 Hacks 糖果、老式手鐲巧克力,甚至冰棒!
如果你家裡有小孩,這裡也是買玩具的好地方。不要指望這些玩具的質量有多好 - 但它們絕對可以帶來樂趣。
福利:新加坡一家採用 Mama Shop 概念的地下酒吧
好吧,如果你真的不想特意去 Mama 商店,而只是想看看它是什麼樣子,你可以去**瑪瑪·迪亞姆**(這是 Mama Shop 的閩南語發音)!

Mama Diam 是一家地下酒吧,其「店面」類似傳統的 Mama Shop,重現了新加坡舊式空甲板的外觀,配有老式 HDB 莊園空甲板上常見的老式藍色棋桌。
除了復古的布置,食客們還將獲得「泡泡氣球」和「鄉村橡皮擦」——這是當地流行的老式遊戲。您還可以拿一些冰棍,這是新加坡酷熱天氣中人們童年最愛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