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收益达861万元 去年私宅转售交易超过九成获利

受访房地产分析师说,这主要是房价高涨和私宅供应量低等利好因素所驱动。他们预期今年私宅价格会继续上涨,加上中国重新开放,估计有更多富裕买家进场,获利的转售交易预料可维持在去年高水平。
本地楼市2022年红红火火,私宅价格节节攀升,95%的转售交易都赚钱。
房地产平台Stacked Homes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万3971个非有地私宅转售或楼花转售(sub-sale)交易中,只有5.25%的交易亏损,0.2%持平,其余近95%都获利,其中赚最多的一宗交易,收益额高达861万元。
受访房地产分析师说,这主要是房价高涨和私宅供应量低等利好因素所驱动。他们预期今年私宅价格会继续上涨,加上中国重新开放,估计有更多富裕买家进场,获利的转售交易预料可维持在去年高水平。
不过分析师也提醒,房地产投资盈亏很大程度取决于进场和退场的市场周期,持守能力很重要。
橙易产业研究与咨询部总监孙燕清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去年私宅价格创下历史新高,所以许多屋主赚了大钱。私宅供应不足也是一大因素,去年推出的新私宅项目少了很多,导致更多买家转向转售市场。需求增加推高了转售价格,卖家也因而获得更大收益。”
市区重建局上星期五(1月2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本地私宅价格去年上涨8.6%,虽低于前年的10.6%,却是连续六年走高。
| 一年内脱售单位屋主收益663万元
去年获利的转售交易中,收益额最大的是旺家园(Regency Park)其中一个顶层单位(penthouse),以1410万元卖出。屋主是在1998年以550万元买下这单位,换句话说,他从交易中获得861万元的收益,持有房地产24年间,取得的年收益率(annualized gain)为3.9%。
收益额第二大的交易是雅茂园(Ardmore Park)的一个四卧房单位,以1250万元售出,屋主是在2000年以475万元买下,持守22年取得775万元收益,年收益率为4.5%。
赚得最多最快的,是吉宝湾映水苑(Reflections at Keppel Bay)的一名屋主。他在2021年9月以1100万元买下一个单位,去年9月以1763万元卖出,短短一年内赚了663万元或60%。尽管屋主持守这个物业少过三年,得支付一笔显著的卖方印花税(SSD),依然是大赚。
然而,房地产投资回报越大,风险也越高。去年收益额最大的转售交易主要来自第9区至11区、第1区和第4区的高档私宅,亏损额最大的交易同样也是这些地区的项目。当中,亏损最多的五个交易,有两个来自吉宝湾映水苑。
去年亏损额最大的转售交易来自The Marq on Paterson Hill,一名屋主在2011年以2054万元买下一个四卧房单位,持守近11年后,去年以1338万元卖出,亏了716万元。
另一名屋主同样在2011年以2000万元买下Paterson Suites的一个五卧房单位,去年以1380万元卖,痛失620万元。
| 强劲就业市场可支撑私宅转售
PropertyGuru数据科技房地产智能部主管李乃佳博士受访时说,房地产投资要取得收益,除了要考虑是否靠近好学校或地铁站等,还得算准进场和退场的时机。
他说:“屋主需要有强大的持守能力,以渡过周期性的低谷,不会因担心市场低迷而惊慌抛售。话虽如此,当市场前景充满不确定因素,要克制自己的情绪,或许是一个挑战。“
ERA产业研究咨询部主管麦俊荣认同这一点。他指出,去年楼市一片大好,仍有5.25%交易出现亏损。“这说明屋主当初买入房产的价格过高,即便这几年房价大涨,他们卖出后还是亏损。”
对于接下来的转售交易行情,麦俊荣认为今年宏观经济条件不明朗,私宅价格涨幅预料放缓,不过我国就业市场保持强劲,可继续支撑转售市场,估计获利的转售交易会维持在95%甚至更高水平。
合登集团高级研究主管李思德也认为,今年获利的转售交易可保持去年的水平,一方面是私宅价格今年预计可上扬5%,意味着更多屋主的转售交易可取得收益。另一方面是中国重新开放,会带动更多富裕买家回返本地楼市,使高档私宅屋主受益。
房地产投资回报越大,风险也越高。去年收益额最大的转售交易主要来自第9区至11区、第1区和第4区的高档私宅,亏损额最大的交易同样也是这些地区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