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有地住宅用地土地增值费平均上调近13%
从星期五(9月23日)起,非有地住宅用地的土地增值费平均上调12.9%,上调幅度显著高于今年3月的0.3%。
分析师认为,过去半年的集体出售活动非常活跃,推高非有地私宅的土地增值费。这会影响发展商的利润,促使它们在投标地段时更谨慎。
根据新加坡土地管理局星期四发布的文告,在118个区当中,只有两个区的非有地住宅土地增值费不变,其余116个区上涨6%至20%。
土地增值费取代之前由国家发展部制定的发展费。这是由发展商支付给政府,用来填补土地使用密度和价值提高后的价差,反映了发展商的土地需求。
随着土地增值征费法令从8月1日起生效,土管局统一负责征收所有土地增值费用,改由它发布最新的收费调整。

(图片来源:网络)
| 经济重开带动商业活动 商业用地土地增值费平均调高5.4%
土管局在征询首席估价师的意见后,制定最新的土地增值费,每年进行两次调整。这一轮调整的收费从9月23日起生效,直到明年2月28日。
这一轮非有地住宅的土地增值费涨幅,是所有土地用途组别中最大的,也是自2018年3月以来最高的一次,当时平均涨幅为22.8%。
涨幅最大的是园景路、企业路、裕廊西2道、泛岛快速公路(PIE)、克兰芝快速公路(KJE)、蔡厝港1道、蔡厝港大道、蔡厝港路、兀兰路、武吉知马路上段、武吉巴督,以及武吉班让一带地段。
| 分析师:为持续强劲市场降温
合登集团(Huttons)高级研究主管李思德指出,过去半年,集体出售活动强劲增长,有多达八个住宅和两个商业地段出售,带动土地增值费上扬。土管局从本月起也调整剩余土地费用,进一步提高发展商须承担的成本。
他说:“发展商成本将随之显著提高,侵蚀利润。它们可能重新评估集体出售地段的投标价,影响一些地段出售的成功率。”
房地产分析师王伽胜认为,尽管政府去年底推出降温措施,但市场继续升温。最近几个新私宅项目卖得非常好,政府不得不提高土地增值费,确保发展商保持谨慎。
经济重开带动商业活动 商业用地土地增值费平均调高5.4%

分析师指出,经济重开促进旅游业恢复,乌节路一带的商业活动增加,进而推高该地段的土地增值费。
(档案照片)
我国经济全面重开带动商业活动,商业用地的土地增值费平均调高5.4%,涨幅高于上一轮的调整。
根据新加坡土地管理局星期四(9月22日)发布的文告,商业用地的土地增值费平均调高5.4%,高于今年3月的0.7%。118个区中唯有两个区维持不变,其余上涨3%到8%。
商业用地土地增值费最高的地段包括乌节路一带。房地产分析师王伽胜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我国经济全面重开促进旅游业恢复,作为标志性购物地段的乌节路重新吸引旅客回返,提高那一带的发展潜能。
王伽胜说:“另外,人们减少居家办公,开始回返办公室,推动了零售和办公楼市场。政府在疫情期间没有上调商业用地的增值费,现在是弥补损失的时候。”
除了酒店与医院、宗教场所与民事及社区机构和其他三类组别的土地增值费维持不变,其余组别的费用都上涨。
| 非有地住宅用地土地增值费平均上调近13%
非有地住宅用地的土地增值费也平均上调了12.9%,有地住宅用地平均调高10.2%,以及工业用地平均调高2.3%。
仲量联行(JLL)新加坡研究与咨询部主管郑惠匀认为,所有主要土地用地的增值费增加,反映了本地房地产市场大致上表现强劲,主要是我国政府坚定迈向经济重开,以及防疫措施从今年4月起快速和大规模解除所推动。
其中,有地住宅的土地增值费涨幅,是11年以来最大。118个区中,116个区上涨9%到14%,唯有两个区维持不变。
郑惠匀指出,有地私宅市场增长强劲,这个领域的房价今年上半年上扬7.3%,涨幅高于去年下半年的6.6%。
至于工业房地产,这个领域在疫情期间展现韧性,租金有所上升,带动投资者兴趣。过去半年,工业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额多达14.6亿元,高于之前半年的8亿539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