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VC技术
新加坡是世界上公认的住宅问题解决较好的国家,其住宅多采用建筑工业化技术加以建造。如今,新加坡已有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采用新型建造技术和材料来完成。

日前,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广的PPVC技术将有可能改变整个建筑行业的未来,每一个居住单元都适应了模数化的结构网络,具有最大化的可建造性,结构核心都是标准化的,可以满足不同建筑的需要,采用减少人力成本的高科技来打造一个更高效的建筑行业。
到底什么是PPVC?
模块化建筑(Prefabricated Prefinished Volumetric Construction,简称PPVC)。
是指将建筑分成若干空间模块,模块内的一切设备、管线、装修、固定家具均已做好,外立面装修也可以完成。将这些模块构件运至施工现场,就像“搭建积木”一样拼装在一起的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高端产品,具备自身高度的完整性。

20世纪60年代的瑞士建成了最早的模块化建筑。在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建成了一个由354个盒子构件组成的,其中包含了商店等公共设施在内的综合性居住体。

1967,Hilton Palacio del Rio Hotel
PPVC技术的优势
首先,是模块构件工厂标准化。每个单元都是一个完整产品,每个模块统一化生产,使得建筑质量更有保障,同时方便后期扩建。

其次,施工速度快。同大板建筑相比可缩短施工周期50~70%,有效提高建筑生产力。
以新加坡樟宜机场皇冠假日酒店为例,在PPVC建筑方法下,新扩建的酒店大楼每个单位内的天花板、橱柜、浴室、浴缸、地砖等都在工厂预先造好,整个工厂单元模块建造大概花费了4个月左右的时间,然后用时一个月运抵现场。在施工现场仅仅用了26天就吊装完成了一栋10层的五星级酒店。

侧幕墙
第三,减少所需人力成本,降低工人数量。但与此同时建筑工作岗位要求也趋向于高技能,因为在工厂生产产品,员工可以在更清洁的环境里工作。
第四,装配化程度高(装配程度可达85%以上)。修建的大部分工作,包括水、暖、电、卫等设施安装和房屋装修都移到工厂完成,施工现场只余下构件吊装、节点处理,接通管线就能使用。

最后,PPVC技术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因其生产主战场由项目转至工厂,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噪音及粉尘污染,也将大大减少。施工更安全、品质有保障!
PPVC技术的局限性
首先,单模块面积受限,建筑适用范围低。
由于模具限制以及道路运输的车辆高度限制,PPVC建造的房屋通常的层高较矮,房间面积有限,通常为2.75米高,2.8米宽。而传统方式建造的公寓高度可达2.9米至3.3米,且房屋宽度不受限制,但常会有无法充分利用到的房屋空间。虽然PPVC技术已逐渐成为GLS的要求,但开发商仍可通过传统技术将层高加至约2.85米。
房屋大小对比 PPVC技术 传统建造技术
2.75m高
(最高可加至约2.85m)
高度可达 2.9m-3.3m 2.8m宽 房屋宽度不受限制 第二,对现场垂直运输机械要求较高,需使用较大型的吊装机械。
其次,翻新的可选项受限是它的另一个缺点。由于建造工艺的建筑,PPVC的建筑单元会有明确的不可砸除的墙体。

最后,由于是模块化建造,在房屋老化后卫生间等部分会容易产生老化后的漏水问题。
当然,所有技术都有利有弊。
总的来说,PPVC技术建造的房屋通常会有可高效利用的房间布局。到目前为止,新加坡大约15~20%的建筑公司已经采用DfMA(制造与装配设计)技术。到2020年,它的目标是将采用DfMA(制造与装配设计)技术的项目提升至40%。另外,在接下来的两年,35%的组屋单位,都将采用PPVC新技术!
采用PPVC技术建造的新加坡建筑

南峰雅苑海滨住宅(Avenue South Residence)住宅项目 计划于2026年竣工 是世界上最高的预制住宅建筑

南洋理工大学宿舍楼

新加坡樟宜机场皇冠假日酒店 新加坡本地首个完全使用PPVC技术搭建起来的五星级酒店
划重点
目前市面上越来越多的公寓项目采用PPVC建造技术,日后购房也将不可避免的面临更多PPVC技术建造的楼盘的选择。但不论是从投资还是自住角度上看,总的来说,PPVC建造的楼盘与传统工艺建造的楼盘差别不大,且建造速度更快。
所以到底选择哪一种楼盘,还是要基于自身实际情况来做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