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VC技術
新加坡是世界上公認的住宅問題解決較好的國家,其住宅多採用建築工業化技術加以建造。如今,新加坡已有越來越多的建築項目採用新型建造技術和材料來完成。

日前,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廣的PPVC技術將有可能改變整個建築行業的未來,每一個居住單元都適應了模數化的結構網絡,具有最大化的可建造性,結構核心都是標準化的,可以滿足不同建築的需要,採用減少人力成本的高科技來打造一個更高效的建築行業。
到底什麼是PPVC?
模塊化建築(Prefabricated Prefinished Volumetric Construction,簡稱PPVC)。
是指將建築分成若干空間模塊,模塊內的一切設備、管線、裝修、固定家具均已做好,外立面裝修也可以完成。將這些模塊構件運至施工現場,就像「搭建積木」一樣拼裝在一起的建築。是建築工業化的高端產品,具備自身高度的完整性。

20世紀60年代的瑞士建成了最早的模塊化建築。在1967年加拿大蒙特婁市建成了一個由354個盒子構件組成的,其中包含了商店等公共設施在內的綜合性居住體。

1967,Hilton Palacio del Rio Hotel
PPVC技術的優勢
首先,是模塊構件工廠標準化。每個單元都是一個完整產品,每個模塊統一化生產,使得建築質量更有保障,同時方便後期擴建。

其次,施工速度快。同大板建築相比可縮短施工周期50~70%,有效提高建築生產力。
以新加坡樟宜機場皇冠假日酒店為例,在PPVC建築方法下,新擴建的酒店大樓每個單位內的天花板、櫥櫃、浴室、浴缸、地磚等都在工廠預先造好,整個工廠單元模塊建造大概花費了4個月左右的時間,然後用時一個月運抵現場。在施工現場僅僅用了26天就吊裝完成了一棟10層的五星級酒店。

側幕牆
第三,減少所需人力成本,降低工人數量。但與此同時建築工作崗位要求也趨向於高技能,因為在工廠生產產品,員工可以在更清潔的環境里工作。
第四,裝配化程度高(裝配程度可達85%以上)。修建的大部分工作,包括水、暖、電、衛等設施安裝和房屋裝修都移到工廠完成,施工現場只餘下構件吊裝、節點處理,接通管線就能使用。

最後,PPVC技術能有效減少環境污染。因其生產主戰場由項目轉至工廠,施工過程中面臨的噪音及粉塵污染,也將大大減少。施工更安全、品質有保障!
PPVC技術的局限性
首先,單模塊面積受限,建築適用範圍低。
由於模具限制以及道路運輸的車輛高度限制,PPVC建造的房屋通常的層高較矮,房間面積有限,通常為2.75米高,2.8米寬。而傳統方式建造的公寓高度可達2.9米至3.3米,且房屋寬度不受限制,但常會有無法充分利用到的房屋空間。雖然PPVC技術已逐漸成為GLS的要求,但開發商仍可通過傳統技術將層高加至約2.85米。
房屋大小對比 PPVC技術 傳統建造技術
2.75m高
(最高可加至約2.85m)
高度可達 2.9m-3.3m 2.8m寬 房屋寬度不受限制 第二,對現場垂直運輸機械要求較高,需使用較大型的吊裝機械。
其次,翻新的可選項受限是它的另一個缺點。由於建造工藝的建築,PPVC的建築單元會有明確的不可砸除的牆體。

最後,由於是模塊化建造,在房屋老化後衛生間等部分會容易產生老化後的漏水問題。
當然,所有技術都有利有弊。
總的來說,PPVC技術建造的房屋通常會有可高效利用的房間布局。到目前為止,新加坡大約15~20%的建築公司已經採用DfMA(製造與裝配設計)技術。到2020年,它的目標是將採用DfMA(製造與裝配設計)技術的項目提升至40%。另外,在接下來的兩年,35%的組屋單位,都將採用PPVC新技術!
採用PPVC技術建造的新加坡建築

南峰雅苑海濱住宅(Avenue South Residence)住宅項目 計劃於2026年竣工 是世界上最高的預製住宅建築

南洋理工大學宿舍樓

新加坡樟宜機場皇冠假日酒店 新加坡本地首個完全使用PPVC技術搭建起來的五星級酒店
劃重點
目前市面上越來越多的公寓項目採用PPVC建造技術,日後購房也將不可避免的面臨更多PPVC技術建造的樓盤的選擇。但不論是從投資還是自住角度上看,總的來說,PPVC建造的樓盤與傳統工藝建造的樓盤差別不大,且建造速度更快。
所以到底選擇哪一種樓盤,還是要基於自身實際情況來做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