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过程会有律师和发展商方面协商调度,屋主无需担心。
对于收入稳定的家庭来说,按工程进度付款是个很好的支付方式。
长达3-4年的时间,从10%的贷款开始逐步月供,可以更加从容地管理手头的现金流。

已建成新公寓的付款方式
最近几年,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已经建成才开盘的新公寓。还是由发展商直接负责销售,但是因为楼盘主体已经建成了,销售流程不再受发展商条例的监控。
这些已建成新公寓的购买流程,相对比较灵活。除了普通付款方式以外,还可以由发展商向有关部门申请批准延迟付款。
在之前的萝卜点评系列文章里,我曾经详细介绍过延迟付款计划这种灵活的付款方式。
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支持延迟付款的基本都是高端楼盘,首付从5%-30%都有。延迟付款的期限基本是12个月或者24个月。
首付之后可以直接拿房,期限内不需要支付月供。
延迟付款期限结束之后正常开始月供。
部分楼盘可以在24个月的期限过后,才支付额外买家印花税。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付款方式。

说完了新公寓的购买流程,我们再说说转售公寓的交易流程。
转售公寓的买卖双方都是个人,在法律上叫做Private Treaty,只要双方都同意合同条件,买卖就成立。
二手公寓遇到的情况会比较复杂,新加坡懂法律的人很多,合同条款需要睁大眼睛看。
二手公寓买卖流程比期房快得多,通常在8-12周就能完成交易。
第一阶段,签订选购权合同(OTP - Option to Purchase)。
二手公寓的OTP合同没有统一的格式,通常买方中介会提供市场接受的标准模式OTP。好像下图这样的。

定金数额
签订OTP合同时,买家需要支付1%定金给卖家。可以是支票,转账或者本票(Cashier Order)。
注意,这个1%定金是约定俗成的市场做法,需要明确的写进OTP里。
如果卖家拿到了支票,但迟迟没有过帐,这个时候OTP还没有生效。必须是卖家确实收下了1%的现金,OTP才生效。
一旦OTP生效,卖家必须按照协议的价钱卖给买家,不可以反悔。

有效期
对于买家来说,选购权合同通常有14天的有效期。
注意,这个14天同样是市场约定俗成的日期,必须明确出现在OTP上面。
为什么市场约定俗成14天,而不是3天,4天。
因为买家联系银行办贷款,需要拿着选购权合同贷款去申请。3、4天的时间,根本就不够贷款办下来。
有效期之内,买家可以选择执行OTP,按照协议继续购买房产,也可以选择不执行OTP,让OTP过期,代价是损失1%的定金。
买家选择不执行OTP有很多原因。比如说,在14天内发现了更好的房子,宁愿损失定金,也不想要定下的这间了。或者说联系了银行,发现贷款额度不够,贷款办不下来,也是个普遍的原因。

租约
交易的房产是空置状态还是带着租约,需要明确的写进合同里。
新加坡的租约具有法律效力,一旦签订,轻易不能违约,否则需要支付巨额违约金。
租约期间,就算房子换了主人,租客还是可以按照租约合同住到期满,只不过租金支付的对象换成了新屋主而已。如果是急于自住的买家,就不要买带租约的房子了。
买家如果看中卖家的家具,比如说协商买房送家具,也要在这个阶段谈,列下详细的家具清单,附在OTP里面。

第二阶段,执行选购权合同(Exercise OTP)
如果买家下定决心买了,他就可以签字执行选购权合同,并且支付4%的房款。
执行选购权合同的两个礼拜之内,买家需要支付买家印花税和额外买家印花税。
最新的印花税率再看一遍:

还记得卖家印花税(SSD)吗?三年有效时间,从执行选购权的日期算起。
第三阶段,支付剩余房款。
根据最新的房产政策,银行发放最多75%的贷款。
买家已经支付了5%,剩下的20%首付部分,可以用存款或者公积金支付。
这个阶段,买卖双方的律师会协助完成全部的法律文件。

第四阶段,完成交易。
完成交易通常需要8-12周。
实际交易时,经常会有一方提出提前或者延后交易。
很常见的一个情况是,卖家还没有找好新房子,搬不了家,需要延期一两个月完成交易。这段时间内,卖家按月支付买家租金,具体数额双方协商决定。
还有个很常见的情况,是卖家早早清空了屋子,而买家急着搬进去。
只要双方同意并写进合同里,这些附加条款都是可以商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