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新推出私宅项目减少,但组屋转售市场蓬勃,带动非有地私宅转售价连涨两个月。
国立大学房地产与城市研究院(IREUS)星期四(9月28日)发布的8月非有地私宅价格指数(NUS SRPI)预估数据显示,非有地私宅整体转售价比环比上升0.7%,但转售交易量下跌8.2%。
以地区分布来看,不包括小型公寓的中央区私宅转售价,环比增长0.8%;不包括小型公寓的非中央区的私宅转售价增长0.7%;小型公寓转售价则起0.3%。
报告也修正了7月份的私宅转售数据。修正后,7月非有地私宅整体转售价格环比上升1.1%,高于此前预估的1%增幅,7月转售交易量则环比上升1.8%。
国大房地产与城市研究院院长钱文澜教授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私宅转售市场在政府于4月推出新一轮降温措施后放缓。他说:“从观察到的转售价格和交易量来看,市场已趋向平稳。尽管目前经济面对未知数,但新加坡的政治稳定,治安良好,私宅需求仍然存在。”
54个百万组屋转手支撑私宅转售市场
合登集团(Huttons)执行长叶润明指出,8月破纪录地有54个百万组屋转手,为组屋提升者提供购买私宅的资金。“展望未来,蓬勃的组屋市场或能继续支撑私宅转售市场,新永久居民和新公民也有购买需求。不过,经济前景不明朗和利率高企将抑制私宅转售价进一步上升。”
大亨房地产网站(MOGUL.sg)首席研究师麦俊荣也说,7月的1.1%增幅不能持久,小于1%的增幅才可持续。
国大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私宅转售市场买家当中,新加坡人占74.2%、永久居民约占21.6%、外国人则占3.9%。
大亨房地产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8月的私宅转售量同比下跌23.4%,其中外国买家跌幅显著。2022年1月至今年4月,外国买家每月平均购买36个转售私宅单位。6月到8月,外国买家每月平均购买的转售私宅单位减少至不到20个。
麦俊荣指出,近期打击洗钱的举措并不会影响外国买家的买气,新一轮的降温措施才是主因。此外,经济前景不明朗、借贷成本高企,也导致投资意愿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