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特写:新加坡50年,豪宅熠熠,朝气蓬勃

2019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2019411日,耗资17亿元打造的星耀樟宜(JewelChangi Airport)举办了首场预览活动,让本地人抢先一睹这座新地标的魅力。40米高室内的RainVortex那奇幻的灯光效果结合瀑布律动,仿佛在音乐中翩翩起舞,让观众叹为观止,纷纷拿起相机拍下眼前绚丽的一幕。毫无疑问,这极富创意超时代的10层楼高建筑,将是又一个让新加坡人充满自豪感的国际化新地标。回眸50多年前,狮城可谓是正处于一穷二白的艰难时局,短短五十多年,新加坡人均GDP赶日超美,豪宅林立,地标无数,地产泡沫极小,一举成为全球最富庶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是怎样做到的呢?

1

苏格兰黑山羊的哲学思辨

20世纪70年代的一天,英国的三位科学家威廉、木辛特、赫迪从伦敦去苏格兰参加一个科研会议,越过英国边境不久,他们发现了一只黑山羊。

“真的太有意思了,”天文学家威廉说道,“苏格兰的山羊都是黑色的。”

“威廉先生,你这样没有广泛论据地去推断是不可靠的,”物理学家木辛特对威廉说道,“关于苏格兰的黑山羊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只能得出如下结论:在苏格兰这个地方,有一些山羊是黑色的,而不是全部。”

逻辑学家赫迪马上接着说道:“木辛特先生,你说的这个结论也不严谨,我们在此时真正有把握的结论只不过是:在苏格兰这一片地域内,至少有一个地方生活着至少一只黑山羊。”

正如天文学家威廉,人一旦认定某件事情时,就会变得片面。当这一行为上升到国家层面时,就显得很幽默。1965年,大马政府秀了一波神操作---强烈要求新加坡,你必须给我独立出去,别粘着我。理由是,新加坡华人太多了(70%都是华人),当时的马来西亚中的马来人和华人起了冲突。

2

自力更生

新马分家后,马来西亚不再通过新加坡的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同区域另一大国印尼又和新加坡搞对抗,贸易活动也停止。新加坡经济的第一支柱转口贸易受到重创。新加坡另一经济支柱,驻扎在新加坡的英国军队和行政机构,又在1968-1971年从新加坡撤出。

英国人的撤出,让新加坡的GDP一下子掉了20%,影响国内3万人的就业。1966年,新加坡预计失业率达到14%,这样的失业率已经接近引发国家动乱。国父李光耀先生的曾经说过:“1965年8月9日,我带着惶惑不安的心情启程,走上一条没有路标和茫无目的的道路。前途茫茫,不知道何去何从。”

新马分家,外部环境的变化使新加坡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当时主流的经济学家把跨国公司看作廉价的土地、劳工、原料的剥削者。

发展中国家把原料卖给发达国家,又反过来购买他们的消费品,被认为是新殖民主义。但这种理论并没有得到李光耀的认同。反正新加坡没有天然资源可供跨国公司剥削,新加坡有的只是勤劳的人民、良好的基础设施、诚信的政府。

新加坡政府的责任只是为当年200万人民提供生计,如果跨国公司能让工人获得报酬,并教授他们技能和管理,为什么不把他们争取过来呢?新加坡没有广阔的腹地,但全世界又何尝不是新加坡的腹地!

处于第三世界的新加坡要成为第一世界的绿洲!这就是当年李光耀的初心。认知一变,果然局面大开。1965-1975年,新加坡确立了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而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意味着新加坡需要和世界各个国家做竞争。

3

产业发展

1975年以后,新加坡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金融业以及房地产业。

石油化工

1973年石油危机,全球几家大石油公司在新加坡都有自己的库存石油。当时新加坡并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阻止他们出口,这赢得了石油公司的信任。石油公司把新加坡当作可靠的石油交易场地。充沛的原油供给使新加坡能发展起自己的石化产业。到90年代,裕廊岛工业区就成为仅次于美国休斯敦和荷兰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电子产业及金融业

新加坡及东南亚首家硅芯片制造厂在八十年代初期建成。苹果电脑公司也于1981年开始在新加坡生产个人电脑,1982年光碟驱动器开始生产,到1985年已经有超过150家跨国公司在新加坡从事电子或电脑配件生产。

七八十年代,区域内金融的赛道完全属于新加坡。新加坡通过取消非居民利息预扣税,吸引国际金融机构。所有亚元存款无需遵守法定流动资产和储备规定。新加坡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银行业金融中心。90年代初外汇市场全球第四,仅次于纽约伦敦东京。

房地产业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信奉“人无恒产必无恒心”的儒家思想,认为只有新加坡的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人民在面对外来敌人,才会坚决捍卫自己的利益。因此从1963年开始新加坡政府就实行“居者有其屋计划”。

政府推出低于市场价格的组屋供民众购买。购买组屋的人数从1967年3000人增加到1996年7万人。特别是1975年以后,政府在远离市区的乡村建立大型组屋,并配套无污染工业。新加坡住房供给快速提高。

到80年代中期,85%的新加坡居民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同时私宅地产业开始腾飞。

4

血崩的邻居

二战之后,日本开始心无旁骛发展建设,结果令人侧目。从1953年到1973年,20年的时间日本从一个农业国转型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和汽车出口国,1985年日本外汇储备超过4000亿美元,独占世界外汇储备的50%,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经济总量也赶超意法英德,坐稳老二位置。

19859月,狡诈的美国佬为了应付日渐形成的贸易逆差,给日本人甩出一记大招---“广场协议”,从此美元因此持续大幅度贬值,而日元刷到飞起,三年间升值达到了86.1%!《广场协议》后,日本政府放松货币政策,银行开始大力放贷,尤其是房贷。承平已久,日本老百姓手里还是有些积蓄的,但是银行利率下浮,货币超发,必须有靠谱的渠道方能保证财富增值。

因此所有这些多到扎手的钱,全都默契的直奔股市、房地产而去!1955年到1990年,日本土地价格上涨了70倍,日本1988年末调查统计的土地总价,是1842兆日元,按当时汇率,美国的地价总额为403兆日元,也就是说,一个日本列岛可以买下4个美国不止,而东京23区总地价411兆日元,所以说“一个东京绝对可以把美国买下”还真不是笑话。

1990年,日本政府感到地价、股市的疯涨完全脱离了真实的经济状况,泡沫日益膨胀,迟早要崩,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挑破。于是日本政府动手了,而且一出手就是狠手,如果有一次重来的机会,他们一定不会这么干。

日本政府当时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日本央行从1989 年开始连续5 次加息,利率从2.5%上升到了6%,同时,货币供应增速大幅下滑。同是收紧房贷,并对土地交易强管制。

到1991年,日本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房地产业的贷款,并调整土地收益税。政令一出,股市先崩。1990年9月,日经股票市场平均亏损44%,相关股票平均下跌55%。

几乎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很多公司为避免破产纷纷抛售不动产,顿时供过于求,房价地价开始下跌,因为发放了大量的抵押贷款,所以银行收回了很多的不良资产,同期,日本21家主要银行宣告产生1100亿美元的坏帐,几家大银行相继倒闭。

居民财富大幅缩水,日本先后有180家金融机构宣布破产倒闭。日本社会更是自杀成风、尸横遍野,“低欲望社会”一词便始于那个年代。

5

高效的政府,敏锐的政策

2009年中开始,新加坡房产开始了长达4年的飙升阶段,新加坡政府为了防止房地产市场发生日本式血崩,开始不断的出台调控政策:

2010年2月,一年以内卖房需交卖家印花税,贷款比例降低;房价还是一路高涨;

2010年8月,三年以内卖房需交卖家印花税,贷款比例进一步降低;房价还是继续涨,涨势稍微有点放缓;

2011年1月,卖家税调整到了四年,并且调高了比例到了最高16%,贷款比例进一步降低;房价还是继续涨,涨势有点放缓;

2011 年12月,开始实施买家额外印花税;这次之后的房价平稳了几个月,但经过一个季度的消化后,房价还是继续涨;

2012年10月,贷款比例进一步降低,最高贷款年限调整为35年,之前是40年;房价还是继续涨,涨势有所放缓;

2013年1月,调高了买家额外印花税;房价还是继续涨,涨势有所放缓;

2013年6月发布的总贷款(房贷和在新加坡的所有贷款)比率不得超过收入的60%的这个比率的政策(TDSR);

终于,房价在一系列的调控措施下算是真正的控制了下来,新加坡政府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我国人民和国外投资客真是不好对付啊,买房和卖白菜一样轻松,终于我们在确保银行房贷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房价总算降下来啦”!

新加坡政府欣喜地看到了新加坡的房价自从2013年开始一直处于下跌态势。这么辛苦得以调控的接下来4年的房价回调成果,在2018年3月,政府4年来第一次的放宽房产政策,把卖家税从4年调整到3年这一点点松动的政策后,买气慢慢聚集,发展商摩拳擦掌,房价慢慢回稳到开始飙升,短短一年几乎收复池城。

1/2
下一页
新加坡知名网红93万新币的HDB到底长啥样?
2025年04月28日   •   7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越住越小了?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1500万新币?新加坡这个区的公寓接连卖出天价!凭什么?
2025年04月29日   •   5643次阅读
新加坡有钱买landed,却没想过“烂装修”后患无穷!
2025年05月01日   •   5301次阅读
新加坡的高价转售组屋都出现在这些区!最新房价形势一览
2025年04月30日   •   4617次阅读
星展预测:新加坡房价或0增长,买家是机会还是陷阱?
2025年04月29日   •   3249次阅读
最高1603万新币!新加坡公寓市场出现重大波动
2025年05月01日   •   3078次阅读
在新加坡买组屋,这件事情必须先做!两步做完,还帮助申请贷款
2025年04月26日   •   2565次阅读
本地组屋转售价连续20个季度上涨 但涨势放缓
2025年04月26日   •   2394次阅读
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房地产对比出炉
2025年04月29日   •   2223次阅读
W公寓落户新加坡:把顶配人生安放进每一天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阅读
新加坡组屋市场最新动态!20个季度连涨后涨势趋缓,海量房源即将入市
2025年04月26日   •   1539次阅读
5344 万新元重磅出手!远东酒店信托成功收购日本酒店,全新商业版图启航
2025年04月26日   •   1539次阅读
什么人在买乌节路公寓:ABSD的影响
2025年04月26日   •   1197次阅读
Bloomsbury Residences 公认的纬一高新科技与媒体圈的优越地理位置和圈层
2025年04月27日   •   1197次阅读
本地私宅价格连续两季度上涨 但涨势显著放缓
2025年04月26日   •   684次阅读
媒体圈住宅地段无法吸引发展商 招标活动截止当局未收到任何竞标
2025年04月30日   •   684次阅读
本地上月非有地私宅整体转售价上升0.3%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阅读
The Golden Mile【新加坡市中心的商业投资新宠, 甲级写字楼和医疗套间已开盘!】
2025年04月28日   •   684次阅读
他在新加坡买房6年损失近180万新币!买房需小心这类房产
2025年05月03日   •   342次阅读
新加坡甲级办公楼空置飙高!背后藏着什么信号?
2025年05月03日   •   17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