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针对疫情后住房市场的挑战,通过推行降温政策和加速组屋交付,有效平衡了供需,稳定了房价,体现了其对民众住房需求的关注和回应。
1. 疫情引发的供应链挑战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加坡的住房市场也未能幸免。
预购组屋(Build-To-Order, BTO)的工程进度因疫情而受到严重延误,这直接影响了新房的供应量。许多准房主转向了转售市场和私人住宅市场,寻求替代方案。
据《联合早报》报道,转售组屋价格在2021年达到了12.7%的增长高峰,2022年仍高达10.4%,直到2023年增长率才放缓至4.9%。这一趋势引发了公众对住房可负担性的广泛关注。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解决预购组屋延迟交付、高申购率,以及转售组屋价格高涨等问题。随着住屋问题改善,议员今年对国家发展部提出的修正动议显著减少。(档案照片) 来源:联合早报
2. 政策反应与公众关切
面对住房市场的这些挑战,国家发展部成为了公众讨论的焦点。
2022年和2023年,国会对国家发展部提出的修正动议数量激增,显示出公众对住房问题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议员的辩论中,预购组屋(BTO)和转售组屋(resale)成为了热门话题,反映了市场对这两个领域问题的关注。
为了应对住房市场的这些挑战,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降温措施。
其中包括规定私宅屋主在卖出房产后必须等待15个月才能购买转售组屋,以及推出组屋分类改革等政策。这些措施旨在缓解市场的过热现象,提高住房的可负担性。

来源:海峡时报
3. 市场反应与前景
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和延误的组屋项目逐渐交付,住房市场开始出现积极的变化。
2024年,国家发展部在开支预算辩论中面临的批评有所减少,议员提出的修正动议大幅减至47个,关键词“BTO”出现41次,比去年少一半,“resale”有九次,较去年减了八成,显示出市场对政府应对措施的初步认可以及市场情绪的改善和对未来住房市场的乐观预期。
参考资料:
1. 住房问题趋缓 国家发展部修正动议减少,联合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