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新加坡建屋局公布了2021年财政年财报。
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是,截至今年3月31日,建屋局HDB居然面临着43.67亿新币的净赤字!
这个数字,是建屋局自成立以来的新高!

图源:LanguageCouncil
不过,或许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建屋局其实基本上年年处于亏损状态。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因为新加坡的“福利”住房政策。
HDB遭遇历史最大亏损
网民:这不该由我们承担!
说起来,建屋局蒙受净赤字虽已不是一个罕见现象。但2021年财年的亏损金额却还是比较夸张的。
比起2020财年的23.46亿新币净赤字,足足高了有86%之多!

2021财年的赤字大环,还是因为建屋局的“居者有其屋”计划,亏损总金额达到了38亿5000万新币!
其中,正在建造中的组屋预期亏损、销售组屋时的总亏损以及民众能享受到的公积金住房津贴,是造成如此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

图源:POEMS
其中,兴建中组屋的赤字增加,主要是由于原本由于疫情原因延误了工期的组屋开始建造。
去年,在新加坡疫情态势稍微转好,边境政策也逐渐放宽后,更多组屋开始继续建造了。
之前为了补偿误工带来的损失,建屋局和房屋建造承包商也都必须各自承担一些相关费用,这些“预计之外”的支出带来了更多金钱上的损失。

图源:Todayonline
新冠疫情不仅造成了工期延误,也同时让建筑成本显著增加了30%。而这一部分则绝大部分都是由建屋局承担的。
当然,以上这些亏损都只是毛毛雨,最大环还是因为在2021年动土的预购组屋项目比前年多66%。
为了让这批新组屋价格低于市价,使得更多人能负担得起,建屋局增加了对新组屋售价的津贴及公积金购屋津贴。光是这项,建屋局就背上了22亿新币左右的赤字了......

图源:HDB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在建房屋带来的亏损外,其余像是租赁组屋相关援助计划、给购买执行共管公寓EC及转售组屋买家的部分津贴等等,也都是造成2021财年建屋局蒙受如此巨额亏损的原因之一。
不过,在成立之初,建屋局的一个最核心目的就是尽量要让所有新加坡人都住上属于自己的房子。
毕竟,在建屋局的大楼里,他们可是引用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一句名言的。

图源:Twitter@Shengyi Wang
因此,在建屋局发布的年报文告中还引述了之前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的话,表示政府之后的目标,依然是确保公共住房对于新加坡人来说是可以负担的。
“这是国家重要的优先事务,是新加坡人组建家庭、养儿育女和构建强大社区的基础。”当时李智陞是这么说的。

图源:见水印
所以,为了这个目标,建屋局开发的每套组屋其实都是“亏”的,因为它们都是以低于市场价格的补贴价格建造和销售的。
比如今年5月HDB推出的新组屋,即使是黄金地段组屋(PLH)的四房式单位,也只要51万新币起。比起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百万租屋便宜了近一倍!还都是新房!

图源:HDB
所以,组屋建的越多,卖的越多,建屋局就亏的越多。每一年,建屋局都需要承担大笔支出用于建造屋子,几十亿新币的净赤字相当正常。
只不过是2021年因为疫情关系,让这个数字更高了一些而已。
然而,这个政策似乎并没有得到新加坡网民的认同。一些人认为,建屋局不该建造那么多新组屋,这样似乎就不用蒙受那么多亏损了。(逻辑有些问题?)

“为什么在很多在建组屋还没交付给买家的时候,建屋局依旧在不断建造新组屋?(我认为)应该只有当80%的组屋交付后,新加坡才应该提供新组屋(给有需要的人)”
当然,也有人将巨额亏损的锅甩给了永久居民PR,认为他们应该被禁止购买新组屋。(现有规定是夫妻双方一人公民一人PR就能申请新组屋)

网友看起来并不买账,或许这只是因为新加坡最近物价飞涨,生活压力变大而将怨气撒给新加坡政府吧。
等真的到申请组屋时,大部分新加坡人身体还是很诚实的......几个人“抢”一间组屋单位的场景,其实并不少见啊。

来源:早报
足以见得,他们还是很喜欢这种有政府津贴的福利房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