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新加坡建屋局公布了2021年財政年財報。
讓很多人大跌眼鏡的是,截至今年3月31日,建屋局HDB居然面臨著43.67億新幣的凈赤字!
這個數字,是建屋局自成立以來的新高!

圖源:LanguageCouncil
不過,或許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建屋局其實基本上年年處於虧損狀態。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因為新加坡的「福利」住房政策。
HDB遭遇歷史最大虧損
網民:這不該由我們承擔!
說起來,建屋局蒙受凈赤字雖已不是一個罕見現象。但2021年財年的虧損金額卻還是比較誇張的。
比起2020財年的23.46億新幣凈赤字,足足高了有86%之多!

2021財年的赤字大環,還是因為建屋局的「居者有其屋」計劃,虧損總金額達到了38億5000萬新幣!
其中,正在建造中的組屋預期虧損、銷售組屋時的總虧損以及民眾能享受到的公積金住房津貼,是造成如此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

圖源:POEMS
其中,興建中組屋的赤字增加,主要是由於原本由於疫情原因延誤了工期的組屋開始建造。
去年,在新加坡疫情態勢稍微轉好,邊境政策也逐漸放寬後,更多組屋開始繼續建造了。
之前為了補償誤工帶來的損失,建屋局和房屋建造承包商也都必須各自承擔一些相關費用,這些「預計之外」的支出帶來了更多金錢上的損失。

圖源:Todayonline
新冠疫情不僅造成了工期延誤,也同時讓建築成本顯著增加了30%。而這一部分則絕大部分都是由建屋局承擔的。
當然,以上這些虧損都只是毛毛雨,最大環還是因為在2021年動土的預購組屋項目比前年多66%。
為了讓這批新組屋價格低於市價,使得更多人能負擔得起,建屋局增加了對新組屋售價的津貼及公積金購屋津貼。光是這項,建屋局就背上了22億新幣左右的赤字了......

圖源:HDB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在建房屋帶來的虧損外,其餘像是租賃組屋相關援助計劃、給購買執行共管公寓EC及轉售組屋買家的部分津貼等等,也都是造成2021財年建屋局蒙受如此巨額虧損的原因之一。
不過,在成立之初,建屋局的一個最核心目的就是儘量要讓所有新加坡人都住上屬於自己的房子。
畢竟,在建屋局的大樓里,他們可是引用了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一句名言的。

圖源:Twitter@Shengyi Wang
因此,在建屋局發布的年報文告中還引述了之前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的話,表示政府之後的目標,依然是確保公共住房對於新加坡人來說是可以負擔的。
「這是國家重要的優先事務,是新加坡人組建家庭、養兒育女和構建強大社區的基礎。」當時李智陞是這麼說的。

圖源:見水印
所以,為了這個目標,建屋局開發的每套組屋其實都是「虧」的,因為它們都是以低於市場價格的補貼價格建造和銷售的。
比如今年5月HDB推出的新組屋,即使是黃金地段組屋(PLH)的四房式單位,也只要51萬新幣起。比起現在市面上常見的百萬租屋便宜了近一倍!還都是新房!

圖源:HDB
所以,組屋建的越多,賣的越多,建屋局就虧的越多。每一年,建屋局都需要承擔大筆支出用於建造屋子,幾十億新幣的凈赤字相當正常。
只不過是2021年因為疫情關係,讓這個數字更高了一些而已。
然而,這個政策似乎並沒有得到新加坡網民的認同。一些人認為,建屋局不該建造那麼多新組屋,這樣似乎就不用蒙受那麼多虧損了。(邏輯有些問題?)

「為什麼在很多在建組屋還沒交付給買家的時候,建屋局依舊在不斷建造新組屋?(我認為)應該只有當80%的組屋交付後,新加坡才應該提供新組屋(給有需要的人)」
當然,也有人將巨額虧損的鍋甩給了永久居民PR,認為他們應該被禁止購買新組屋。(現有規定是夫妻雙方一人公民一人PR就能申請新組屋)

網友看起來並不買帳,或許這只是因為新加坡最近物價飛漲,生活壓力變大而將怨氣撒給新加坡政府吧。
等真的到申請組屋時,大部分新加坡人身體還是很誠實的......幾個人「搶」一間組屋單位的場景,其實並不少見啊。

來源:早報
足以見得,他們還是很喜歡這種有政府津貼的福利房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