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楼市继续火热,发展商求地若渴,但过去两年备售名单地段提供25次勾地机会,只有一幅地段成功被勾出。
分析师指出,许多发展商有意增加土地库存,但考虑到地缘政治不稳定以及利率不断攀升,因此标地趋向保守,预料下来对备售名单地段(reserved list site)会继续采取观望态度。
政府每半年通过政府售地计划(GLS)提供私宅地段来满足市场需求,除了必定推出供竞标的正选名单地段外,也提供额外的备售名单地段,让发展商在需要时“勾出”。只有当发展商电请勾地的标地价符合政府最低价格要求时,才会被推出供竞标。
根据合登集团研究提供给《联合早报》的资料,自2021年以来,政府每半年推出约六、七幅备售地段(不包括商业和酒店地段),累积了25次勾地机会。但至今只有滨海景(Marina View)的白色地段被勾出,而且这幅地段仅吸引一方投标,土地尺价相当于1379元,较市场预测低了20%。

橙易产业执行长陈道俊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今年第二季一共有1万5805个未售出私字单位,与2019年首季的3万6839个单位相比,减少了57%。今年通过正选地段提供的私宅供应为6300个单位,也远低于过去年均1万个单位的销售量。这意味着,当前地段供应不足以满足需求,许多发展商仍然有意增加土地库存。
尽管如此,发展商似乎对备售地段兴趣缺乏,两年来只投标一幅备售地段,例如今年上半年的六幅备售地段,没有一幅被勾出。
对此,陈道俊说:“发展商顾虑的是地缘政治的不稳定以及不断攀升的利率,因此标地趋向保守和更审慎,而且一日地段被推出供竞标,提出申请勾地的发展商就不能以低过勾地价竞标该幅地段,即便发展商可能因为经济变化或政府改变政策转而想调低标价。”
合登集团高级研究主管李思德受访时说,申请勾地的发展商往往需要承担更大定价风险,例如他必须考虑项目推出市场时可能引起的反应,经济环境和房地产政策都可能决定买家是否有能力和愿意承担售价。发展商也会评估地段周边是否有便利设施,如果周边发展不如预期,荒凉一片,他会担心勾地价可能偏高。
根据市区重建局网站信息,目前,松林B段和兀兰2道这两幅备售地段已开始接受勾地申请。其中松林B段是第三次出现在备售名单上。伦多中路、金文泰1道和惹兰登布树等另外三幅备售地段,将在今年稍后推出供发展商勾出。
谈及这些备售地段被勾出的可能性,李思德认为金文泰1道的地段最有机会被勾出,因为这地段位于成熟地区,周边有小学至大学,会受买家青睐。加上附近的悦文荟(Clavon)已售罄,锦泰门第(ParcClematis)也售出近99%,发展商推出新项目时,面对的同区项目竞争会减少。
“不过整体来说,我认为发展商应不会对备售地段有所行动,因为下一轮政府售地计划将在12月公布,政府到时可能推出新地段。也可能把一些备售地段移到正选名单中。加上一连串降温措施和经济增长明年放缓的预测,发展商更倾向采取观望态度。"
政府10月31日推出今年下半年备售名单上的伦多中路地段供发展商申请勾地,分析师普遍认为,这个地段成功被勾出的机会不高。
莱坊(KnightFrank)咨询部主管陈姳德说,为舒缓成本上涨和风险,发展商可能勾出可建造500个单位以下的较小地段,像惹兰登布树这类可建造超过700个单位的较大地段,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大。
备售地段反应冷淡,或许令人质疑它的存在意义。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系教授兼城市与地产研究院院长程天富却指出,备售地段可让政府衡量楼市“热度”
他说:“政府利用备售地段了解发展商对楼市动向的看法,如果发展商踊跃勾地,表示楼市行情看涨,反之亦然。
他也说,政府增加土地供应和发展商推出单位的时间点有时滞,当楼市出现泡沫化迹象,政府只利用土地供应来调控楼市走势,是不会对楼市产生立竿见影效果。备售地段正好起著控制供给时间的缓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