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是本世纪所有华人萦绕不去的噩梦。
尤其在一些国际大都市,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英国伦敦;澳大利亚雪梨;墨尔本;加拿大,温哥华。

这些地方的房价都堪称“现金碾碎机”;平民老百姓一辈子能买上一两套房,就已经算得上是人生赢家。
而国内的一些大城市,北上广深,到现在也是一房难求!

以上图源:sina
再加上一些房产预售制度和公摊面积等各种问题显现,就更让人一提到买房,就上头:既兴奋、又害怕,更需要一辈子为之不停还贷…
相比而言,
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组屋政策
简直不要太亲民!
跟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辈子拼了老命只为买一套房”成了鲜明的对比。

新加坡的组屋全部都由政府负责建造,一般只要简单装修就可以入住。
新加坡组屋房型大小,
可根据需求,自由选择
一房式:
客厅、饭厅和卧室为一体;俗称“一房半厅”,比较老旧的款式,很多已经拆除。

二房式:
一室一厅,少数地方还有这种组屋。
三房式:两室一厅,目前修建的最小单位。
四房式:三室一厅。
五房式:三室两厅。

以上图源:strait times
六房式:四室两厅。
双层公寓式:
复式组屋单位,一般下层为客厅,上层为卧室。
可以说,组屋政策非常贴心的设计了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奢华的所有需求。
由于低廉的价格,新加坡对组屋购买也有严格的限制,购买了组屋而不自己居住,会面临高额罚款甚至需要坐牢。

申请组屋一般需要本地公民或PR以家庭为单位,单身者需年满35周岁才能申请。
这样的政策也有利于激励新加坡人尽早成婚,新加坡已进入老年化社会,既要居者有其屋,也要有孩子有家庭。

新加坡对组屋的购买和出租,
都有明确的规定!
1)一个家庭只能拥有一套组屋,如果要购买新组屋,旧组屋必须卖掉,确保国家的房产资源是为最需要的国人服务。
2)屋主买了组屋一般需要住满5年 ,才能卖或者整房出租,在此之前,屋主必须居住在此套组屋内,出租房间。

3)PR满三年才可以购买二手组屋,PR家庭也不能同时拥有组屋和私宅。
4)组屋不允许用于任何商业行为,任何违规行为会受到严厉处罚。
5)对于新移民,购买组屋对身份也有要求,一起购房的两人必须是直系亲属,夫妻,父母和子女,兄弟姐妹,才可以搭档来申请。

以上图源:kk news
最后说到最重要的:
组屋年限问题!
组屋的99年屋契:
就是把房子卖给你99年,99年后房子就要交还给政府。
这就如同政府将小贩摊位以20年契约卖给小贩,小贩在这20年里面可以做生意也可以转租出去,但是20年期限一到,摊位就回到政府手里,再度成为政府的资产。

这就是1994年-1997年,新加坡推行“贩者有其摊”计划,摊主与政府签定20年摊位契约,买下摊位;当时共有15个小贩中心的1956个熟食与湿巴刹摊位,卖给了摊贩。
当初推出这个计划,是为了让小贩拥有自己的摊位,自由营业,同时还可将摊位转租给别人经营,摊主无需再为租金调整担心。
该计划在1998年结束,契约满20年的最后一批小贩中心与湿巴刹摊位,已把摊位交还给政府。

所以,新加坡人购买政府组屋时买的就是99年的屋契,对比国内的70年产权,这个时间限制已经很长,足以让一个人一直住到老。
甚至还也可以通过出售、出租来套现或留给自己的子孙。
99年后,再将组屋还给政府。

此外,政府组屋的屋龄,在超过70年的时候,会推行自愿提早重建计划:
Voluntary Early Redevelopment Scheme.
这个计划将帮助屋主,提供更多选择来套取组屋价值。
自愿提早重建计划,会在组屋屋龄介于70年-99年之间推出,并不一定是在组屋满70年的时候马上推出。
其实,99年的地契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的。

以上图源:lian he zao bao
举个例子来说:
假如新加坡人在30岁结婚,买了一间99年地契的新房子。
等到40年后退休时,房子还能继续住59年,足以让人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住到终老。
就算活到90岁,仍然有剩余三四十年的剩余屋契,还是很有价值的,这个价值可以转赠给孩子,孩子不想住也可以卖掉,房子你能够用满99年。

自愿提早重建计划:
会提供屋主更多的选择来获取组屋价值。
新加坡居民可以在组屋屋龄满70年后,投票决定要不要加入自愿提早重建计划,选择是否提早把组屋售回给政府。
如果大部分屋主投票支持加入,政府将购回组屋重新发展,新加坡居民可以使用售屋所得购买另一套组屋,要是居民投票反对,则可继续住下去,直到屋契期满。

目前来说,新加坡最老的组屋屋龄还没超过50年,自愿提早重建计划要等到20年后才会推出,新加坡政府也需要更多时间去研究:
如何选择组屋区,
如何规划重建速度,
和政府赔偿的具体条款等,
因此,自愿提早重建计划实施的具体细节还没有公布。
新加坡建屋局的组屋制度,实现了国父李光耀的“居者有其屋”理想;
成千上万的新加坡人都对此非常感激!

以上图源:kk news
超过80%的新加坡人都住在HDB建造的组屋内,从此,在新加坡拥有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