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租金本身就不算便宜,但是自疫情以来就开始飞涨,再加上通货膨胀,更是让很多工作人士吃不消。
非官方预估数据显示,本地私人住宅和政府组屋租金持续攀升,租出去的单位也增加。
房地产网站99.co和SRX发表的预估数据显示,去年12月的私人公寓租金按月起3%,是连续第24个月上涨,年比则升高34.4%。所有地区的公寓租金都上涨,按月涨幅介于2.1%到3.9%之间。
上个月估计有6345个公寓单位被租下,按月增加26.6%,年比则减少13.4%。
组屋市场方面,上个月的整体租金按月涨幅达2.8%,年比则攀升28.5%。除了公寓式单位的租金按月下跌0.6%之外,其他类型的组屋租金都上涨,涨幅介于1.5%到4.3%之间。

上个月估计有2513个组屋单位被租下,比前个月多出5%,年比则减少21.3%。
共享公寓
共享公寓的需求持续增长。业者表示由于越来越多外籍人士回到本地工作,最近也有不少人因等待新房竣工而寻找临时住处,一些共享公寓的入住率已高达95%。
随着共享公寓的需求增加,租金也保持上涨势头。这家共享公寓业者将房租调高了至少20%,并通过为房客提供优质服务与设施,保持他们的竞争力。
为了与市场需求同步,业者也调高了租金。也是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毕竟人力与水电成本都上涨了。
尽管共享公寓的租金不断上涨,与本地一般租房市场相比,价格还是相当实惠。分析师表示,共享公寓业者都会拟定关于房租的条例,而一般屋主在租金方面可能会有自己的要求,相比之下共享公寓更能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共享公寓目前业务良好,入住率高达95%。但业者与房东竞争激烈,房东也会选择出租自己的公寓。
分析师也表示,随着明年市场出现更多的房屋供应,租金上涨趋势可能会有所放缓。
本地住宅租金上涨速度创新高,受访的外籍人士和本地租客抱怨说,今年被房东多次要求加租,有的租金上涨高达70%,让他们大感吃不消。
市区重建局的数据显示,私人住宅租金在第三季度飙升8.6%,是2007年以来最大增幅。

另外,新加坡房地产联合交易网(SRX)的租金指数显示,组屋的租金在第三季度也创新高,环比上涨7.5%;今年首九个月,组屋租金飙升 20.9%。
为了让组屋转售市场降温,政府今年9月公布了一系列的房地产降温措施,包括为想要购买非补贴转售组屋的现有和前私宅业主,实施15个月的等待期(wait-out period)。
有外籍人士在文庆一带租了一间私人公寓的主卧室,月租2000元。租约原本明年3月才到期,但房屋经纪上个月却通知明年1月将加租,要求调整月租至市价2800到3000元,不然解约。
一些外籍人士则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叹:“房东不肯议价”“有其他租客为了租到房子,不惜出高价”等。
要找到一套好的房子确实不容易,因为价格合理的越来越少,好的单位不到一周就被其他人租下了。
政府正在密切关注市场,租金上涨可能会影响外籍人士和和需要租房居住的国人。
市场分析师皆表示,租金飙升归因于各群体的强劲需求,而市场租赁单位供应缩减,另外,由于冠病疫情导致施工延误和之后的复苏期间的临时住屋需求增加,也导致租房租金上涨。
预计,有更多房屋项目将在明年完工,这有助于使租金涨幅在未来几个季度逐渐放缓。
共居住宅
本地房屋租金近期走高,不少人另寻替代方案。当中提供短期租赁合约和高灵活性的共居住宅变得抢手。有业者表示,尽管单位租金也上涨两三成,不过需求没放缓,过去几个月反而翻倍增加,公司目前都正在积极拓展业务。
这个位于武吉士一带的共居住宅是这家公司最新的项目,当中包括套房、一房式和两房式选择,除了配有浴室,也有厨房和公用空间等。

类似单位需求高涨,同去年相比,需求提高四成。公司在全岛有350间房间,目前都租出去了。
本地的租金涨得太快,租客反应不过来,而且经济能力可能要做太大幅度的调整,所以会选择说想一个短期,或者是一个暂时性的居住空间,一般都是租五六个月左右。
这个共居住宅则坐落实龙岗路一带,共有16个单位,除了共享活动空间,也有健身角落。业者说,全岛多个地点的过千个房间都已出租,同去年相比,需求增长三四倍。

有业者观察到共享住宅需求提高20%到25%之间,目前平均入住率超过80%,当中两成是本地人,其他都是外籍人士,主要26到35岁之间。
租房难,买房也难
建屋发展局的数据显示,每十名购买二房式灵活组屋单位的乐龄人士当中,有九人选择较短的屋契,当中以40年屋契最受欢迎。
建屋局发表文告说,当局自2015年11月以来,已经推出了4万6500个二房式灵活组屋单位,当中3万3000多个单位、或大约71%的单位已经完成选购程序。
截至去年12月,在已经预定的3万3000多个二房式灵活组屋单位中,58%的申购者是年龄在55岁或以上的年长人士,其余是家庭或单身人士申购。
在申购的乐龄人士当中,九成选择较短的屋契。其中,5280人选择了40年的屋契,是所有选项中最受欢迎的;其次是35年和30年的屋契。

建屋局表示,当局2021和2022年在非成熟组屋区推出的6728个二房式灵活组屋单位中,大约82%屋契在45年的单位售价少过10万元。
截至去年12月,本地有大约9700个家庭在屋契回购计划下受惠。
建屋发展局发表文告说,自2020年以来,每年申请屋契回购计划的家庭都保持在大约1500个。当中,大约55%申请加入计划的家庭住在三房式或更小的组屋单位;大约31%住在四房式组屋;其余则住在五房或更大的组屋单位。
建屋局的数据显示,大约65%的家庭选择保留35年和30年的屋契。

大约七成加入计划的年长者家庭通过售卖剩余屋契给建屋局的方式套现,获得10万到20万元的款项。在这些屋主当中,69%的人在填补公积金退休户头的基本存款后,仍可以保留部分现金。
那些通过屋契回购计划套现的屋主在填补公积金退休户头后,还能够根据组屋类型的大小获得当局发放的现金花红,数额介于7500元到3万元之间。为退休户头填补6万元或更高数额的家庭,将能获得最高数额的现金花红。截至去年12月,91%加入屋契回购计划的家庭获得了最高数额的现金花红。
租屋供应短缺,工程耗时长,所以现在市场上的房子供不应求,导致了租金上涨。从长远来看,还是买房更划算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