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亞太城市中
最具吸引力的房地產投資市場之一
僅次於澳大利亞的墨爾本
澳洲雪梨、日本東京、中國上海……
均排在新加坡之後

辦公樓市場逐漸復甦
讓新加坡成為
亞太區房地產投資的第二大市場
這是城市土地學會
(Urban Land Institute)
和普華永道(PwC)
聯合展開調查的結果
根據普華永道和城市土地學會
28日聯合發布
「2019年亞太區
房地產市場新興趨勢報告」
新加坡明年房地產
投資前景指數取得5.88分
(去年為5.67分)
僅排在墨爾本(5.89分)之後
雪梨(5.87分)
東京(5.86分
和大阪(5.70分)
則排名第三至第五
前幾名的得分相當接近
雪梨上次高居榜首
這份新興趨勢報告
是根據350名房地產專業人士的意見
包括投資者、發展商
房地產公司的代表、放貸者
經紀和顧問等
提供亞太房地產投資和發展趨勢
房地產融資
和資本市場等多方面的展望
報告說,因為缺少新供應和需求復甦
新加坡的辦公樓面
租金已在強勁上漲
儘管新加坡政府採取的
房地產降溫措施可能拉低房價
但其它房地產仍有投資機會
如:電子商務紅火帶
旺了遞送和物流業
進而提高對貨艙等物流設施的需求
共用工作空間(co-working)
和其他靈活辦公空間業者
已成為最大的辦公樓面出租者
而科技公司在這個市場也很活躍
城市土地學會亞太區副總裁
加洛維說
另一個新興地產
是用於數據傳輸設施的數據中心
至於房地產業的前景
報告指出
外在環境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
將影響這個領域的走勢
如:美國聯邦儲備局可能在明年加息
中國可能出台新措施
抑制資本外流等
都可能影響
新加坡的房地產投資領域
政治穩定、經濟持續增長
空氣好治安好……
是許多外國人置業
和投資新加坡的理由

不少外國人
甚至利用買房作為申請在
新加坡長期居留的一個跳板
不過在新加坡買房不等於移民:
房子是從私人發展商
和私人手上購買的
而居留證是由新加坡政府簽發的
兩者沒有任何關係
雖說買房並不等於移民
不過
買房確可以成為
新加坡移民的跳板:
新加坡作為世界最開放的
經濟體之一
為了吸引更多外資
投資本地
達成以下條件的
可以申請長期居留准證:
(四個條件需要同時達成)
年齡45周歲以上;
在新加坡購置一套市值不低於50萬新幣的房產;
在新加坡銀行帳號有相當於市值等額的存款40萬新幣;
在新加坡購買醫療保險。
可想而知
買房是通往新加坡移民的必經之路
若達成以上條件
即可具備5年長期社交准證的
申請權利
持該居留准證
可以自由出入新加坡
以上信息來源:居外網(juwai.com)
外國人能在新加坡買哪些房?
其實在新加坡
針對外國人的限制相對較少
只有新的組屋
和有地住宅(包括地塊)
禁止外國人購買

新加坡組屋(圖片來源自網絡)
在新加坡
約78%的人口住在組屋
組屋是由政府出資建造的
公共房屋
地契都屬於99年
因此政府對於組屋的購買
轉售和出租條例相當嚴格
只有新加坡公民
和永久居民可以購買
而且購買後的半年內
必須賣掉在外國的房子
外國投資者的選擇
一般包括工商房地產
以及四種住宅房屋:
二手組屋、私人公寓、分層地契有地住宅,以及聖淘沙島的升濤灣別墅(但不能購買地皮)。
二手組屋
有非永久居民外籍配偶的新加坡人
可申購非成熟市鎮的
二房式預購新組屋
但必須符合一些條件
夫婦兩人都是永久居民的
外國家庭
可在公開市場上購買二手組屋
但前提是必須在
獲得永久居民權後等滿三年
購買後必須在半年內
賣掉國內外的私人房地產

私人公寓
是由私人發展商建造的商品房
地契一般分99年
999年和永久
新加坡的私人公寓
一般附帶免費停車位和裝修
例如廁所、廚房、地板
地磚、門等都已經裝好
分層地契有地住宅
是一種兩三層樓的聯排(排屋)
或半獨立式別墅
但地契與項目內的
其他別墅共同擁有
這類房屋種類的地契一般分99年
999年和永久
與普通公寓一樣
也附帶裝修和游泳池等設施
升濤灣別墅
是新加坡唯一允許外國人
購置的有地房產
由於數量有限
所以價格相當昂貴
目前
市面上可以買到的
應該都是二手房
由於島上的別墅大多
由不同的私人屋主承建
因此風格和質量不同
哪些地區較受歡迎?
傳統上
第9郵區
(烏節路—頂級購物娛樂帶)
第10郵區
(武吉知馬—高檔住宅綠化區)
和第11郵區
(諾維娜—高檔辦公醫療區)
都是深受外國人歡迎的
高檔住宅區
第15區
(東海岸—新加坡的濱海區)
也是長久以來
深受外國人青睞的住宅區
這裡不但有美麗的海景
頂尖的名校林立
去機場和市中心方便
而且還是著名美食區
所以房價和租金
稍微高於郊區地點
第1郵區
(濱海灣—新加坡的新市區)
和第4郵區
(聖淘沙—海景度假區)
都是外國人經常出入的
熱門工作和旅遊的地點
因此在過去幾年
也吸引到許多外國人投資置業
小文溫馨提示
謹慎出手
審時度勢
拓展選擇範圍
方為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