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市建局發布的預估數據,本地新私宅銷量在農曆新年後回升,3月份銷量環比增加20.7%至654個單位。
分析師表示,這顯示買家已漸接受去年12月推出的新一輪房地產降溫措施所帶來的影響,隨著下來有更多新項目推出,預料新私宅市場會更活躍。

根據市區重建局4月18日發布的預估數據,發展商在3月份所賣出單位,比去年同期的1296個減少49.5%。
以地區來看,代表中檔私宅的其他中央區(RCR)的私宅最受歡迎,有320個單位售出。代表大眾化私宅的中央區以外(OCR)和代表高檔私宅的核心中央區(CCR)的私宅銷量分別為181個和153個單位。
若包括執行共管公寓(EC),3月份銷量環比上揚22.3%至702個單位,但仍低於去年同期的1373個單位。
本地新私宅銷量2月份環比下跌22.5%,是2020年5月阻斷措施時期以來的新低。除了是受到降溫措施影響外,部分原因是該月碰上農曆新年淡季。
不過,農曆新年結束後,加上安全距離措施放寬,促使上月更多買家進場買房。

高力國際(Colliers)新加坡研究主管何俐慜說:「上月雖沒有新推出項目,新私宅銷量仍保持良好勢頭。這表明買家已更從容應對降溫措施,而且需求保持不變。」
鑫悅府銷售表現亮眼

她也指出,上月認購單位遠超所推出的單位,意味著之前推出的項目還是賣得不錯。其中,鑫悅府(Normanton Park)銷售表現亮眼。這個共1862個單位的項目自去年1月推出以來,如今只剩下114個單位未售出,相當於每月平均售出124個單位。

然而,代表高檔私宅的核心中央區,銷量一直滯後,上月賣出153個單位,僅占整體銷量的23.4%。何俐慜表示,這或許是因為該地區缺乏新項目,以及不少投資者在降溫措施後暫時保持觀望。她預計,我國重新開放邊境,將有更多外國買家回流,高檔私宅銷量情況下來應會改善。

首季推出682單位 是2003年以來最低
季度銷售情況方面,今年第一季發展商共推出682個單位,賣出1880個單位,這比去年第四季減少37.7%。若跟去年同期相比,則下跌46.2%
仲量聯行(JLL)新加坡研究與諮詢部高級董事王德輝表示,第一季銷量數據顯示降溫措施生效後,新私宅市場已大幅走軟。特別是第一季所推出的單位數量,是2003年第一季推出506個單位以來的最低水平,甚至還低於2008年第四季全球金融危機所推出的706個單位。
他說:「在實施降溫措施後,私宅市場顯得不穩定,導致不少準備第一季推出的新樓盤都被延後,因為發展商預計私宅需求不大,而且他們需要更多時間來評估市場走勢。」他認為,降溫措施影響會延續一兩個季度,直到下半年買家的買房興趣和需求才會逐步回升。
ERA研究部主管麥俊榮持較樂觀態度,認為上月銷量反映樓市正逐步復甦,而接下來幾個月新推出的項目,將吸引更多買家,刺激銷量進一步上揚。
下來可能推出的項目包括義順North Gaia (已經開盤)、花拉公園Piccadilly Grand (四月23號開盤), 蒙巴頓Liv @ MB (四月30號開盤)和武吉班讓 The Arden(五月開盤)等。
麥俊榮說:「除去任何不可預見情況,發展商今年可能賣出8000個至1萬個單位。私宅的穩定需求也將支持整體私宅價格指數上升1%至3%。」資料來源:《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