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底推出降溫措施後,今年1月至3月,外國買家占所有私宅銷量的比率維持在2.9%至3.3%,4月開始有回升跡象,6月達6%。這些數據涵蓋新售、轉售和樓花轉售(subsale)的非有地私宅。
《聯合早報》
來自外國買家和永久居民的銷量在今年第二季度有所反彈。外國人在第二季買下295個單位,較第一季激增106%;永久居民在第二季買下1037個單位,較第一季增加23.3%。同期,新加坡人買下4704個單位,比第一季高28.6%。
包括永久居民在內,中國買家第二季度購買最多單位,共366個。

最近《時代財經》報道:2022年1-8月,新加坡外國買家交易房產總量約14000套私人公寓,前五大外國買家群體分別是中國、馬來西亞、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其中,中國買家前8月買入932套私人公寓,占外國買家總交易量的6.7%,是馬來西亞買家購買公寓數量的兩倍。同時,價值500萬新元(約2500萬人民幣)以上的豪華公寓買家中,中國人也位於榜首,交易達81套豪華公寓,占銷售量的19.2%。

△ 新加坡私宅的國外買家占比 來源:《聯合早報》
中國買家的購買熱情持續走高,高力國際數據顯示,2019年來自中國大陸的投資者成為新加坡樓市最大的海外買家團體,占外籍買家的1/3。
雖受疫情影響,近兩年中國買家放緩了新加坡投資置業,但伴隨經濟復甦,中國買家的身影又活躍了起來。
而中國富豪們在新加坡掃貨的新聞也開始見諸報端。據《聯合早報》消息,今年5月底,一名中國福建買家一口氣購買了新加坡市中心豪宅項目康寧河灣 (Canninghill Piers)20個單位,總花費超過8500萬新元(約4.23億元)。

△Canninghill Piers
繼李嘉誠在新加坡開設辦事處、投資家族辦公室,房地產公司橙易產業(OrangeTee & Tie)一份最新報告顯示,今年新加坡的外國房產交易總量已經接近疫情前水平。
是什麼讓包括李嘉誠這樣的大佬在內的中國買家如此看好新加坡房市?
主要是有三個原因。
Reason 1.
保值
新加坡房產是保值增值的投資。
新加坡地少人多使得房產交易活躍、上漲空間可觀,新加坡私人公寓出租回報率在4%左右,而且房貸利率相當低。2020年以來,新加坡房價和房租價格持續攀升,政府多次出台降溫政策,新加坡房市依然火熱,直至10月份受到新一輪房地產降溫措施及房貸利率節節攀升的衝擊,新加坡10月份非有地私宅轉售價格環比下跌0.7%,這是自2020年11月份以來,首次出現環比跌幅。
不過房地產分析師認為,私宅轉售價在10月份前已經升至歷史新高,現在就斷定10月份跌幅代表趨勢開始變化,還為時過早。

Reason 2.
新加坡社會環境穩定
新加坡是最早順利過渡到把冠病當做地方流行病的國家之一,目前新加坡社會放棄清零已經四百餘天,社會生活已逐步回歸正軌,這提高了新加坡國內居住的安定性和外國投資者的信心。
外籍買家可能被新加坡政治和經濟穩定局勢所吸引,把新加坡本地房地產視為安全投資。
Reason 3.
新元穩定
俄烏戰爭、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以及通貨膨脹升溫帶來更多不穩定因素,促使外國人和永久居民視新加坡為安全的投資目的地,加上新元保持穩定,帶動他們在新加坡買房的意願保持在高位。
第一太平戴維斯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邊境開放吸引更多外籍人士,加上海外學生回流,國人等待項目竣工時尋求臨時住宿,第三季市區重建局有地和非有地私宅的租金指數環比增長8.6%,這是自2007年第三季之後的最高漲幅,也是連續第八個季度上漲。
雖然專家預測明年新加坡房價上漲幅度將放緩,但由於明年住宅年值上漲,屋主或將上漲的房產稅成本轉嫁到租戶,房租價格或將繼續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