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22個月上漲!新加坡組屋轉售價創新高

2022年06月02日   •   9576次閱讀

近22個月以來,新加坡組屋房價持續上漲,達士嶺摩天組屋的一個五房式單位和一個四房式單位,上月以122萬8000新元售出,雙雙創下最高轉售價;疫情好轉,外國買家預計提高預算購入新加坡房產;政府承諾將會推出新一輪房地產降溫措施

1. 組屋房價持續12個月上漲

根據房地產網站99.co和新加坡房地產聯合交易網(SRX)本月發布的預估數據,新加坡組屋轉售價連續22個月上漲

而達士嶺摩天組屋的一個五房式單位和一個四房式單位,也收到房價上漲的影響,上月均以122萬8000新元售出,雙雙創下最高轉售價。這個四房式單位也是迄今為止,創下最高轉售價的四房式組屋單位。

來源:早報

博納產業總裁依斯邁(Ismail Gafoor)指出,「我們預計『百萬新元組屋』轉售單位數量將在下來幾個月內減少,因為仍在持續的俄烏戰爭,以及通脹上升和加息引發的經濟不確定因素抑制了市場情緒。」

橙易產業研究與諮詢部總監孫燕清指出,年輕夫婦面臨轉售價格上漲和租金飆升的雙重壓力,可能會加劇首次購屋者的焦慮。「近兩年價格持續上漲是反常的,上漲的房價可能會限制現金緊張的買家。」

她說,儘管一些新單位完工期延長、有些人可能轉向預購組屋,然而這些買家在等待新單位落成時或須租房,由於租房需求增加、通貨膨脹、利率上調和更高的房產稅等因素,他們在未來數月內,可能面臨更高租金

2. 預計更多外國買家投資新加坡房地產

合登房產集團研究主管李思德指出,地緣政治的不確定因素促使國際資金流向本地房地產,外國買家上個月買下的單位占當月總銷量9%,是自2020年1月以來的最高比率。

經歷四個月低潮後,外國買家回流新私宅市場,今年4月共買入58個單位,顯著高於首季每月平均的25個單位。分析師指出,新加坡在市場動盪中被視為避風港,加上本地房地產市場穩定,是吸引外國買家的關鍵因素。

來源:早報

去年12月中政府推出了一輪房地產降溫措施,將外國買家的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從20%調高至30%,外國買家在那個月到今年3月每月只買進20多個新私宅,但在4月份顯著回溫。

對此,李思德表示,外國買家的預算其實並沒有改變,當中一些反而還提高預算。

孫燕清注意到,本地私宅依舊最受中國買家青睞,他們今年首四個月買下70個單位,其次為馬來西亞、美國、印度尼西亞和印度的買家,情況與去年相似。

李思德預期,全球局勢不穩定將推動更多外國買家投資本地房地產,外國買家預料可占今年整體私宅銷量約5%,與疫情暴發之前差不多。

3. 政府將持續關注房地產走勢

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和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表示,政府將持續關注房地產走勢,在出現過熱跡象時才出手降溫,以維持可持續的市場,並不想過於干涉而影響房地產行業的發展。

她說:「政府一直在觀察房地產市場,在市場需求過熱時,推出降溫措施並增加住房供應,以免房價脫離經濟基本面。」

她也提到:「政府的主要目標是確保市場可持續。我們不要市場過熱、供過於求。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要完全抑制行情,因為這會影響房地產價值。因此我們做的是緊密觀察走勢,一旦出現過熱跡象,須出手時我們會出手,但若沒這些跡象,我們不會出手。」

來源:早報

她認為,目前房價持穩有多重因素。首先,交易量雖然有所下降,但依然高於疫情前。

再者,地緣政治和高通脹同樣導致建築成本的增加,包括材料、運輸和建造成本,將直接影響屋價。

另一方面,中國堅持清零政策導致供應鏈中斷的問題持續惡化,進一步加劇了建築商的困難。如果再考慮勞動力成本的大幅提高,價格的居高不下就不足為奇。

來源:

1. 經四個月低潮 外國買家重回新私宅市場,早報

2. 組屋轉售價連續22個月上揚 達士嶺四房式單位近123萬元轉手創新高,早報

3.英蘭妮:避免房價脫離經濟基本面 政府在房市出現過熱跡象時才出手降溫,早報

4. 成熟組屋區轉售價屢破百萬元 分析師:推出黃金地段組屋有助市場降溫,早報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