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須再爭論誰最正宗 新馬文印泰五國聯手為卡峇雅申遺成功

2024年12月07日   •   1026次閱讀

終於有一樣東西,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和泰國不必再為了「專利權」而爭得面紅耳赤。

沒錯,紅螞蟻說的就是(12月4日)申遺成功的東南亞婦女傳統服飾——卡峇雅(Kebaya)

這五個東南亞國家在去年3月聯手提呈文件,申請將卡峇雅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等了一年又九個月,昨晚終於捎來好消息:

由12名專家組成的國際評估團宣布,卡峇雅滿足申遺條件!

「卡峇雅作為一種生活文化遺產,對促進多元社群相互交流、融合與尊重發揮作用,是多國聯合申遺的一個良好範例。」

五國聯手,聲勢浩大。(國家文物局臉書)

這是新加坡首次與其他國家聯合申遺,也是新加坡第三次申遺成功。

第一次是在2015年,新加坡植物園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第二次則是在2020年,小販文化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印尼原想獨自申遺:卡峇雅是屬於我們的!

領導新加坡申遺團隊的,是國家文物局文化遺產政策高級司長楊克翔。

他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透露,為卡峇雅申遺的想法最初是由馬來西亞提出和協調,但每個國家都各司其職,將申遺表格填得盡善盡美。

「最後提呈的10分鐘視頻由新加坡剪輯,將五國的文化傳統相互穿插,凸顯我們的共通點。」

不過,間中卻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2022年11月,印尼並未出現在聯合申遺的名單上,令不少人大跌眼鏡。

再怎麼說,卡峇雅也算是印尼的傳統服飾,同印尼和爪哇文化息息相關。

原來,印尼教育、文化、研究與科技部當時主張,由印尼獨自申遺:

「卡峇雅屬於印尼,這是毋庸置疑的。我們必須堅持以唯一提名人的身份,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請。」

(竟然不把其他四國放在眼裡?!)

當時也有印尼網民引述知情人士說,若這次跨國申遺失敗,印尼下次就可以單獨申遺,奪回「卡峇雅發源地」的榮銜。

對此,楊克翔直言,印尼似乎誤解了申遺的標準。

「申遺並非要認證誰擁有卡峇雅的創始權,而是要保護與捍衛這項重要的文化遺產和民間智慧。」

直到去年2月,印尼才宣布加入聯合申遺的行列。

怎麼會臨時改變主意呢?這還得感謝印尼的十多個卡峇雅文化組織在背後推動。

印尼卡峇雅婦女社團領導人莉雅發表聲明說:

「我們應該發揮東協作為一個共同體的精神。以區域名義提名卡峇雅列為文化遺產,也符合印尼尋求合作而不是競爭的外交政策。」

(這樣才對嘛……)

擔任馬六甲旅遊大使的中國女星范冰冰,身穿卡峇雅參觀馬六甲最著名的荷蘭紅屋。(范冰冰Instagram)在傳統上創新 才能延續下去

若要追溯卡峇雅的歷史,就得從馬來族的傳統開襟長衫(Baju Panjang)說起。

新加坡土生文化專家Peter Lee告訴《海峽時報》,早期的卡峇雅是由開襟長衫演變而來,不僅袖子長、下擺也長至大腿或過膝。

早期的卡峇雅是由馬來族的開襟長衫演變而來。(Roots.sg)

布料主要從歐洲進口,講究薄、透、涼。腰身裁得短窄貼身,曲線也更為玲瓏。

直到上世紀1930年代,縫紉機的出現才讓圖案複雜的蕾絲和刺繡成為卡峇雅衣袖、衣襟和下擺的一大特色。

手工刺繡的圖案可根據不同族群的喜好而改變,例如爪哇人的棕櫚果,以及華族的牡丹和鳳凰。

卡峇雅的刺繡圖案可根據不同族群的喜好而改變。(聯合早報)

至於多數人熟悉的「開襟修身」型卡峇雅,則是1960年代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的「爆紅款」。

「跟旗袍一樣,卡峇雅也是不斷在演變的服飾。」

在新加坡,卡峇雅是馬來族和娘惹婦女常穿的傳統上衣,下半身可搭配紗籠,尤其是在農曆新年、開齋節和婚禮等節慶場合上。

一套完整的娘惹卡峇雅包括:上衣、小衣、胸針、紗籠和銀制腰帶。

以前的馬來族婦女出門買菜也會穿卡峇雅。(Roots.sg)

製作精美的刺繡,就像用針線來繪畫。對經驗豐富的裁縫來說,一件娘惹卡峇雅需要至少一到兩個月才能完成。

擁有近20年經驗的娘惹刺繡工匠楊福來(53歲),至今仍堅持以腳踩手動的傳統針車縫製卡峇雅刺繡,這門手藝在新加坡已經很少見。

「比起電動縫紉機,舊式的腳踩針車縫製速度較慢,但由於過程是靠裁縫用手控制,可以縫製出更細膩的刺繡圖案。希望接下來能吸引更多人學習和傳承這門手藝。」

楊福來仍堅持以腳踩手動的傳統針車縫製卡峇雅刺繡。(海峽時報)

著名娘惹珠繡達人黃俊榮(44歲)也告訴亞洲新聞台,他在設計卡峇雅時,儘可能在不失傳統精髓的情況下大膽改良。

他所設計的無袖和露背卡峇雅,摩登又不失娘惹傳統韻味。

黃俊榮說,有顧客因沒穿過正式的卡峇雅,或認為卡峇雅的顏色和設計難以駕馭,而希望他幫忙定做特別的卡峇雅款式,以便融入日常穿搭。

「如果過於堅持傳統,無法讓人們產生共鳴,就不會有人想再穿它了,所以我們必須靈活變通。」

黃俊榮(右)會幫顧客定做特別的卡峇雅款式,以便融入日常穿搭。(海峽時報)

對紅螞蟻來說,卡峇雅的婀娜多姿,猶如把傳統穿在身上,再賦予傳統新生命,絕對可媲美中國旗袍、日本和服以及韓服等等。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目前正在籌備另一項申遺提名,準備在明年3月將妝藝大遊行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結果最早將在2026年底出爐。

蟻粉覺得新加坡接下來應該提名什麼呢?七月歌台、撈魚生,還是胡姬花?

只靠2萬新幣,30歲的他在新加坡打下7家店的江山!
2025年07月07日   •   3萬次閱讀
事關准證、匯款、出入境!7月,這些大事將影響全島604萬人
2025年07月03日   •   3萬次閱讀
中國東北走出的傳奇女王來新加坡了!「我不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
2025年07月06日   •   2萬次閱讀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勸「我」別來新加坡?看完後我破防了……
2025年07月05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300新幣補貼!申請和使用完整流程一文看懂
2025年07月05日   •   2萬次閱讀
「年輕霸總」戀上新加坡70歲老人,結局竟然這麼慘!
2025年07月0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著名公園現致命毒蛇,路人恐慌
2025年07月07日   •   2萬次閱讀
2026年法定假日官方清單公布
2025年07月08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政府又要發錢了!45萬家庭直接受益,水電費、補習費都能用
2025年07月07日   •   1萬次閱讀
他等了14年,新加坡永居一直被拒!3歲就來了,一口流利的Singlish
2025年07月05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這麼小,抵抗有什麼用?擋得住嗎?
2025年07月04日   •   1萬次閱讀
口音、著裝、髮型……新加坡人 VS 中國人,你pick誰?
2025年07月07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巴士上丟東西怎麼找回來?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7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月入6000新幣,他靠送外賣,住進新山140萬的高爾夫別墅!在新加坡的都看傻了...
2025年07月08日   •   9405次閱讀
黃循財喊你領錢了,這些人最高可領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9063次閱讀
這些年,新加坡公積金利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25年07月08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前內閣部長將出任南洋理工大學高級顧問
2025年07月04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組屋區要開通無人巴士了!中國造,靠譜嗎?司機怎麼辦?
2025年07月03日   •   6840次閱讀
最新!新加坡儲蓄券VS國庫券VS定存!哪種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閱讀
看到新加坡的「變態」教育,再也不敢說「我太難了」
2025年07月08日   •   6327次閱讀
新加坡超值得點贊的設計,很多時候被人忽略了!
2025年07月08日   •   4959次閱讀
嘀——你的新加坡野鄰居上線中,請及時查收
2025年07月03日   •   4788次閱讀
新加坡最賺錢的幾個行業!2025最新版出爐,你在其中嗎?
2025年07月05日   •   4617次閱讀
一邊吐槽CPF鎖錢太死,一邊自願往裡補50億,新加坡人這是圖啥?
2025年07月08日   •   427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