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在進行房產投資時,會更傾向於購買住宅房產而非商業房產,因為住宅房產的交易更加簡易快捷。然而,在新加坡政府於2023年4月發布的最新房地產降溫措施中,外國人首次購買房產所需繳納的額外印花稅從原來的30%上漲至60%,成為全球最高水平。因此,一些投資者將注意力轉向了無需繳納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的商業地產。

01 新加坡商業地產分類
在新加坡有三種類型的商業地產:零售、工業和商業辦公。
零售物業包括零售商店、餐館、健身房、酒吧,組屋和店屋(被規劃為「保留建築」的有7000多棟);
工業涉及的工作空間,如B1(辦公室,倉庫)、B2(工廠);
商業辦公包括辦公樓、酒店、商業店屋和商業園。
02 新加坡商業地產地契
新加坡的商業地產地契一般分為:永久地契、999年、99年。新加坡土地有限,永久地契的物業十分稀缺且珍貴。永久地契的商業地產往往具有溢價。
03 新加坡商業地產四大優勢
第一:無需支付高額的額外印花稅。顯而易見的,新加坡購買商業房產,只需要繳納最高5%的印花稅,但是無需繳納住宅高達60%的額外印花稅。
第二:低廉的房產稅。自2015年以來,新加坡商業地產的房產稅率就是年值的10%,無論用途,還是金額大小,稅率都是固定的。而年值就是房子扣除裝修和物業費用後一年的租金收入,這是每年新加坡稅務局評估的。
第三:面臨的政策風險較少(相較於住宅市場)。商業地產不受ABSD影響,只有工業地產需要繳納賣方印花稅。商業地產領域引起政府干預以影響市場動態的可能性不大,與住宅市場不同——政府致力於確保住宅市場保持可持續性並滿足人口的住房需求。
第四:穩定的收入來源。商業租戶所簽署的租約往往更長,例如2 年或 3+3 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就確定了商業地產將會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另一方面,住宅租戶更傾向於尋求較短的 1 年租約,換句話說,住宅業主需要尋找新租戶或更定期地協商續租。

新加坡商業友好政策和穩定的政治背景使其能夠繼續成為投資者眼中具有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2023年在亞太區域內,新加坡在跨境投資方面的吸引力排名第二,也證明了新加坡資產的中長期前景依然良好。
圖文|網絡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