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到手面積縮水?新加坡買房,這件事你一定要知道

2022年09月18日   •   4萬次閱讀

誰都想有個大房子,但好不容易「大」房子拿到手,面積卻給你打了折呢?

最近聽說了一些很匪夷所思的買房經歷,比如買了個110平的房子,說好的公攤面積占31%左右,結果拿到手的時候,公攤一下子占了46%,套內面積一下子從75平米縮小到了61平米......

差不多一個小臥室就這麼沒了!這誰能忍?

(圖片來自:Unsplash)

像這樣的房子"縮水"問題,在新加坡有可能會發生嗎?今天就來聊聊新加坡房子的面積問題。

01 新加坡有沒有「公攤面積」?

沒有。

新加坡這邊其實並沒有「公攤面積」這樣的說法,在買房的時候看到的數據,往往就是實用面積。

(圖片來自:Lentor Modern)

但會允許有一個3%的誤差。舉個例子:

比如在買期房的時候,合同上寫的房子面積是100平,那麼到交房拿鑰匙的時候,你拿到的就應該是100平

如果到手的時候,面積只有97平,儘管少了3平,但還在允許的範圍內,所以不能以此來控訴開發商。

如果面積縮水到95平,超過誤差範圍了,是可以去告回來這2平米的損失的。

(圖片來自:Forbes)

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究竟由誰來界定房子的面積究竟是多大呢?

新加坡這邊的做法是:每次房子建好的時候,都會委託第三方的測量師去現場做測量,費用是一半一半的,所以理論上測出來的結果還是比較公平。

(圖片來自:Yahoo News)

02 房屋面積包含哪些?

新加坡雖然沒有公攤,但除了本身房子裡的可使用面積以外,還有一些地方是會算進你的整體面積。比如:

空調室外機放置處

新加坡的房子外面都會有個延伸出來的位置,大概是3-6平米左右,用來放空調室外機。這一點倒是和國內一樣,也是算在面積里的。

(圖片來自:Attribuild.com)

陽台

在新加坡,房子的陽台也是要算面積的,只不過,會按照實用面積來稍微折算一下,還算是比較良心了。

現在很多新房子,陽台部分設計得也不是很大,甚至是有點太小了。所以,倒也不用過於擔心這一部分的損失。

(圖片來自:Lentor Modern)

挑高部分

另外,新加坡之前也打造過一些層高至少5、6米的複式住宅,或者是Loft,像這種情況,客廳面積會給你按兩倍計算。

只不過,以後這種房子應該不會很多了。

(圖片來自:Yahoo Finance)

03 送你額外面積——停車位

除了沒有公攤面積以外,新加坡還有個非常有意思的點:就是買公寓還會額外送你點面積——停車位

國內的小區,車位往往還要花錢買;但是新加坡的公寓停車位都是至少一戶送一個

產權上停車位屬於Accessory Lot(附屬土地),也是業主權益的一部分,同時也要歸物業管理和安排。

實際的操作一般是每家都能免費停至少一輛車,然後第二輛才需要交停車費。

(圖片來自:boyneclarke)

總體來說,新加坡這邊房屋的面積計算,還是比較合理的。

開發商既不會吃你的公攤面積,也不會送你什麼陽台面積。大家親兄弟明算帳,誰都不吃虧,這樣也挺好的。

再加上「買公寓就送你停車位」,會讓你有種「買不了吃虧,買了就是賺了」的既視感呢!

房子無論大小

無論是買來自己住

還是拿來租

花出去的都不是個小數目

所以更要注意細節

稍有不慎

就可能導致以後麻煩不斷

(圖片來自:Unsplash)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