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非有地私宅轉售價格連續24個月上漲,7月環比上揚1.2%,不過轉售量環比下滑6.7%。有分析師認為,轉售量下滑是因為買賣雙方對價格的預期出現落差,或許是需求滑落的初期信號。
房地產網站99.co和新加坡房地產聯合交易網(SRX)星期三(8月10日)發布的預估數據顯示,代表大眾化私宅的中央區以外(OCR)公寓轉售價環比漲幅最大,達1.5%,代表高檔私宅的核心中央區(CCR)和代表中檔私宅的其他中央區(RCR)也分別上漲0.9%和0.8%。

與去年同期相比,整體轉售價上升9.8%。高檔私宅、中檔私宅和大眾化私宅的轉售價分別上漲6.4%、9.4%和10.9%。
大眾化私宅占六成 整體成交量同比減三成
成交量方面,上個月共有1248個私宅單位轉售,比6月份的1338個少6.7%,同比則大減30.7%。當中,大眾化私宅最受歡迎,占整體轉售量59.1%,高檔私宅和中檔私宅各占16.3%和24.6%。
對於轉售量的下滑,橙易產業研究與諮詢部總監孫燕清認為這是買賣雙方的價格預期不匹配。她說,對買家而言,整體房價已連續24個月上漲,再加上全球經濟和利率上升的不確定性增加,部分買家可能不願意支付賣家的要價;對賣方來說,考慮到組屋提升者的強勁需求以及郊區房屋的供應滯後,他們沒有降價的壓力,繼續看漲房價。
孫燕清指出,7月份轉售私宅的整體資本收益中位值為29萬1144元,比6月增加了1萬零489元。這反映了自去年房價上漲以來,不少賣家都獲得了可觀的收益,郊區轉售私宅的資本收益中位數增長在過去一年時間尤其明顯,這主要是由於郊區供應不足以及組屋提升者的需求量較高。
對於轉售私宅價格接下來的走勢,分析師看法不一。
One Global集團研究部高級分析師莫漢(Mohan Sandrasegeran)與博納產業研究與內容主管黃秀瑩都認為,在新私宅價格堅挺以及利率上升的背景下,預算較緊的潛在買家將繼續在轉售市場尋找機會,這種需求會繼續支撐今年的轉售價格。不過,黃秀瑩認為「價格上升將會是漸進式的,買家會繼續關注抵押貸款利率。」
合登亞洲(Huttons Asia)執行長葉潤明(Mark Yip)說:「高利率環境或會繼續存在,影響未來幾個月的購房決定。來自於組屋提升者和整體搬遷業主的需求會支撐今年接下來的轉售市場。」
學者:轉售量下滑 預示需求減弱市價料走軟
新加坡國立大學房地產與城市研究院院長程天富接受《聯合早報》訪問則表達不同觀點。他說:「7月份轉售量下滑是需求減弱的早期信號,美國聯邦儲備局接下來的加息或給物價上漲勢頭帶來阻力,無論是新私宅或轉售私宅買家都會面臨融資限制,因此預期新私宅和轉售私宅價格在未來幾個月會走軟。」
程天富提醒潛在買家要考慮到利率可能繼續上升,對長期抵押貸款帶來的債務風險,可考慮預購組屋或轉售組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