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稅上漲至60%
政府推出新一輪房地產降溫措施,將外國買家購買住宅的額外買方印花稅大幅調高至60%。對此,受訪房地產分析員表示,這項措施將有助降低外國投資者的需求,但可能會影響新加坡作為投資中心的競爭力。
對於外國買家而言,新一輪降溫措施實際上變成了「凍結措施」。
政府2021年12月時將額外買方印花稅從16%調高至30%以來,外國買家購買的私宅單位數量也從2021年的1107個,下跌至2022年的924個,跌幅為16.5%。
隨著政府將外國買家額外買方印花稅調高至60%,相信外國買家的需求量將進一步下滑。
外國買家傾向於購買位於核心中央區(CCR)或奢華市場的公寓項目,因此大型豪宅銷售量相信會受到更大的影響,買家需求也可能會降低。
雖然本輪降溫措施將有助緩和來自外國買家的投資需求,一些外國投資者和超級富豪可能會將他們的財富轉移到其他國家,尤其是在本地的貨幣已經非常強勁的情況下。

新加坡開放邊境後,有更多外國人遷居到新加坡。過去一年,外國買家的占比有所上升,在今年第一季達到6.9%。這是2018年第一季以來的最高水平。
因此,政府宣布把外國買家須支付的額外買方印花稅上調30個百分點,到60%,對這些外國買家或許將造成一定影響,減少他們對購買私宅的意願。有鑒於市場上未售出的私宅單位數量少,私宅價格可能不受影響。
部分組屋提升者很可能會推遲提升計劃,導致未來幾個月的政府組屋轉售量下跌。他們也可能會因為無法支付額外買方印花稅而推遲提升至私宅單位的計劃。
由於額外買方印花稅的調高,相比起整體價格更高的私宅,更大且位置更好的政府組屋的需求可能會被推高。隨著購買慾望下滑,賣家與發展商很可能會推遲買賣,導致市場的房地產供應量減少。這意味著,房價近期內將不會大幅下跌,可能會平穩。
印花稅的調整之路
過去十年,新加坡政府對外國買家購買住宅的額外買方印花稅進行了多次調整。

2011年:政府首次引入外國買家印花稅(ABSD),額外買方印花稅率為10%。
2013年:政府宣布調整外國買家印花稅(ABSD),並將其提高至15%。
2018年:政府再次宣布調整外國買家印花稅(ABSD),並將其提高至20%。
2019年:政府針對外國買家再次提高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將其增加至25%。
2021年:政府宣布進一步提高外國買家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至30%,並對公司購買住宅的額外買方印花稅進行了調整。
除了以上的調整外,政府還針對某些特定情況制定了特殊規定。例如,政府對外籍配偶的額外買方印花稅實行免稅政策,以促進家庭團聚。此外,政府還為一些特殊群體(例如研究生、外籍教師和醫生)制定了一些免稅規定,以吸引這些專業人才來新加坡。
總的來說,新加坡政府對外國買家購買住宅的額外買方印花稅進行了多次調整。這些調整旨在控制房地產市場的價格和供求關係,以保持住房市場的穩定和可持續性。
外國人購買房產
新加坡作為一個經濟發達和多元文化的國家,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的青睞。隨著外國人在新加坡的數量不斷增加,他們也對購買房產的需求越來越高。但是,新加坡政府對外國人購買房產實行了一系列限制和稅收政策。
手續
讓我們來看看外國人在新加坡購買房產的手續。外國人購買房產與本地人購買房產的手續基本相同,需要先與賣方達成買賣協議,然後支付定金和印花稅,並進行合同簽訂和過戶手續。外國人在購買房產之前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外國人必須是永久居民或持有工作簽證的人士;
外國人在購買房產之前需要獲得新加坡政府的批准;
外國人需要符合新加坡政府對房產買賣的限制和規定。
稅費
外國人購買房產需要支付額外的買方印花稅,這是新加坡政府用來控制房地產市場的一種稅收政策。根據新加坡政府的規定,外國人購買住宅需要支付額外的買方印花稅,而本地買家不需要支付此項費用。此外,購買第二套住房的買家也需要支付額外的15%買方印花稅。這些稅費將在購買房產時一次性繳納。
非居民所得稅(Non-Resident Withholding Tax,NRWT):外國人購買房產後出租房產所得到的租金,需要繳納非居民所得稅。該稅費根據租金總額的15%計算,但是也可以選擇按照預估所得繳納稅款,具體的納稅方式需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年物業稅(Annual Property Tax):此稅費是針對房產所有者而言的,稅費基於房產市值、用途以及物業類型等因素計算。

此外,外國人購買房產還需要支付律師費、銀行貸款利息、房屋保險費等費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購房者是在海外居住的外國人,他們在購買房產前必須先獲得外國投資批准委員會(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FIRB)的批准。
相關限制
為了控制房地產市場的價格和供求關係,新加坡政府實施了一系列限制措施。例如,外國人在購買房產時必須符合以下限制:
外國人不能購買政府公共住房;
外國人在購買私人住宅時,需要符合新加坡政府對外國人購買住房的配額限制。根據政府規定,外國人購買的私人住宅數量不得超過某個比例。這個比例在每年的預算中確定。
此外,外國人在購買房產時還需要遵守其他相關房產市場的規定和政策。為了保持住房市場的穩定和可持續性,新加坡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房產市場規定和政策,以控制市場價格和供求關係。
其中包括:
政府公共住房:新加坡政府提供廉價住房供本地居民居住。外國人不能購買政府公共住房,這些住房只提供給符合條件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
私人住房:外國人可以購買私人住房,但需要符合政府對外國人購買住房的配額限制。政府規定外國人購買私人住宅的比例不得超過總數的20%。
投資住房:外國人可以購買投資住房,但需要符合政府對外國人購買投資住房的規定。政府規定外國人購買投資住房的比例不得超過總數的30%。
房屋價格控制: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措施,以控制房屋價格。例如,政府將公共住房的價格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並實施了房屋補貼計劃,幫助低收入家庭購買住房。
總的來說,新加坡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措施,以控制房地產市場的價格和供求關係,以保持住房市場的穩定和可持續性。外國人在購買房產時需要遵守這些限制和政策,以確保他們的購房計劃符合新加坡政府的要求。如果您打算在新加坡購買房產,請務必查詢最新的政策和限制,並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