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四季度市區重建局&組屋數字

2023年02月08日   •   2736次閱讀

開發商銷售

2022年,房地產市場經歷了有史以來最低的新房供應量。開發商僅推出了4,528個待售單位,不到2021年發售的10,496個單位的一半。

鑒於市場上未售出的單位數量為16,152套,買家缺乏選擇。這比十年平均水平(2012-2021年)未售出的27,767套低了11,615套。因此,市場上存在大量被壓抑的需求,每當有新項目啟動時,樣品房裡人山人海已是司空見慣的景象。

2022年第二季度的前兩個主要非有地項目— 位於其他中央區(RCR)的鑫麗嘉園(Piccadilly Grand)和麗福苑(LIV @ MB)受到買家的歡迎,於發布當天售出超過70%的單位。

同樣,在2022年第三季度,在中央區以外(OCR)推出的三個項目— AMO Residence、曲水倫庭(Lentor Modern)和Sky Eden@Bedok也得到了買家們熱烈的反響。AMO Residence幾乎售罄,而曲水倫庭(Lentor Modern)在推出當天大賣84%的單位。Sky Eden@Bedok在銷售的第一天就售出了75%的單位。

儘管基準中位數價格超過每平方尺2,000新元且利率上升,但中央區以外(OCR)還是實現了亮眼的銷量。反映了買家對私人住宅的需求和渴望,並且已經接受了新的價格標準。活躍的組屋轉售市場為買家提供了充足的升級流動性。由於是階段性付款的性質,利率上升並未抑制開發商的銷量。第一次支付貸款為購買額度的5%,數額很小,一般是在一年後當地基完成時。

2022年,開發商售出7,099套,其中核心中央區(CCR)為1,896套,其他中央區(RCR)為2,732套,中央區以外(OCR)為2,471套。這比2021年低45.5%,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開發商的最低銷售額。不過,考慮到開發商在2022年推出的待售單位數量也最少,這仍然是一組強勁的數字。下列表格1列出了2022年最暢銷的十大項目。

表格1:2022年十大最暢銷項目

來源:市區重建局,合登研究(根據2023年1月27日下載的數據)

轉售市場

2022年,隨著新房市場基準價格的設定,轉售價格開始回升。然而,利率上升和總嘗債率(TDSR)收緊限制了買家的預算,同時限制了2022年的交易量。轉售市場交易量為14,026套,比2021年下降29.7%。

有地住宅

有地住宅價格在2022年上漲了9.6%,2021年上漲幅度為13.3%。2022年的優質洋房(GCB)市場交易量放緩至約48筆交易,是2021年交易量的一半。2022年的交易總值為2021年的一半左右。

按數量計算,優質洋房(GCB)區域的前五宗交易分別是Chancery Lane的6610萬新元、Jervois Hill的5900 萬新元、Belmont Road的5550萬新元、Astrid Hill的5510萬新元和Olive Road的5020萬新元的優質洋房(GCB)。

執行共管公寓(EC)

2022年第四季度有兩個執行共管公寓發布,Copen Grand和Tenet。這兩個發布在發布當天都取得了非常優異的銷售成績。Copen Grand在推出僅一個月後就售罄,而Tenet則在一個月後售出了超過93%的單位,執行共管公寓為組屋升級者提供了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人們升級到執行共管公寓的願望非常強烈。此外,符合條件的買家可以選擇延期付款計劃,避免目前的高利率。因此,看到如此亮眼的結果也就不足為奇了。

2023年可能會在武吉巴督西大道8推出一個執行共管公寓。由於目前未售出的執行共管公寓單位庫存非常低,這個項目應該會表現優異。

集體出售市場

在政府將開發商的額外買家印花稅(ABSD)提高到40%之後,與2021年相比,2022年整體市場略有放緩。高利率是整體市場放緩的另一個因素。

額外買家印花稅(ABSD)對開發商來說非常繁重,因為它對一個未售出的單位進行了不公平的懲罰。政府應考慮使額外買家印花稅(ABSD)與合格證書要求保持一致。根據QC規則,開發商可以申請延期,延期費用將只考慮未售出的單位數量。

隨著建築面積、空調窗台的新規定生效,2023年整體市場可能會變得更加困難。這可能會使可售面積減少5%至10%。如果業主們的要價不切實際,成功合併的可能性可能很低。

私人租金

市區重建局(URA)的非有地物業租金指數在2021年9.9%的增長基礎上,在2022年躍升29.7%。六大因素推動了2022年的非有地私人住宅租賃市場——公司積極招聘、新房竣工延遲、混合工作模式、外國學生回國、利率上升和合住經營者。

到2023年,私人住房市場預計將竣工約17,427套。然而,它可能不會立即緩解租賃市場的壓力。許多完工位於中央區以外(OCR)和其他中央區(RCR),購買這些房屋是為了自住,而不是為了投資。因此,可能沒有很多新房出租。此外,新項目的租金往往高於舊項目。

但與此同時,隨著租戶的預算受到擠壓,需求可能會流向其他中央區(RCR)和中央區以外(OCR)。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允許混合工作模式,與商業區(CBD)的距離變得不那麼重要了。不僅如此,9月30日的降溫措施可能會迫使一些前私人業主在等待15個月的期限中選擇租房,以購買組屋轉售單位。

2023年經濟狀況放緩可能會減緩某些經濟部門的招聘,這可能會減少需求。然而,財產稅的增加可能會導致房東將部分稅款轉嫁給租戶。預計2023年的租金將上漲,但漲幅將放緩至10%至15%。

私宅市場展望

根據預先估計,2022年新加坡經濟同比增長3.8%,優於官方預測的3.5%。雖然政府預計新加坡將在2023年豁免經濟衰退,但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部條件。

新房供應量將在2023年回升,估計有10,000至12,000套,分布在40個項目中。根據估算單位,20%在核心中央區,50%在中央區以外,30%在其他中央區。

景樂苑(Sceneca Residence)於2023年首次推出,在推出當天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售出60%的單位。一居室單元的起步價為958,000新元;兩居室133萬新元起。現如今市場上已經很難找到低於100萬新元的一居室。精明的買家意識到了這一點,並搶購了所有的一居室單元。兩臥室已售罄,而且價位對組屋升級者來說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切入點,價格定價介於150萬至200萬新元之間,很容易被買家接受。 自2022年9月以來,市場沒有出現過大型項目的推出,2023年的市場方向存在一些不確定性。這一強勁的結果應該會消除人們對市場實力的疑慮,並為即將於2023年2月和3月推出的項目定下基調。

其他可能在 2023年2月和2023年3月推出的項目包括萬景軒(Blossoms by the Park)、Gems Ville、Lentor Hill Residences、Tembusu Grand、頂麗峰(Terra Hill)、The Botany at Dairy Farm 和 The Continuum。

在中國放寬邊境管制後,中國買家的詢價和瀏覽量在1月份的最後兩周有所回升。據說在過去兩周,康鄰豪庭(Klimt Cairnhill)和烏節三翠林(3 Orchard By-The-Park)的幾個單位被中國買家買走了。2023年的房地產市場的豪宅部分將受益於中國買家的需求。 截至2022年底,市場未售出庫存水平為16,152套,低於2017年第二季度低谷的16,929套。

在更多新樓盤推出的支持下,2023年的新銷量可能在9,000到10,000套之間。土地價格一直穩定,這意味著市場不太可能看到基準價格。較高的建築成本和較低的市場未售出供應量可能會在2023年增加高達5%的上行壓力。

政府組屋

組屋轉售單位的價格在 2022 年第四季度和 2022 年分別上漲 2.3% 和 10.4%,低於 2021 年 12.7% 的價格漲幅。過去兩個季度,組屋轉售市場的價格增長因價格阻力、較高的利率而放緩和降溫措施。

較高的借貸成本正在侵蝕買家的預算,鑒於 2022 年下半年的經濟狀況變得多雲,買家也對支付現金超過估值的前景猶豫不決。儘管經濟狀況不明朗,但仍有一些買家現金充裕,有能力為組屋轉售單位支付更多費用。

政府擔心買家可能無法承受組屋轉售市場的價格,於是在9月30日介入組屋市場採取降溫措施,專門針對購買組屋轉售單位的私宅業主(PPO)。

私宅業主(PPO)在出售私人財產後的15個月內不得購買組屋轉售單位。55歲以上且購買四房或更小組屋的人可豁免。

由於相當多的私宅業主(PPO)受到新政策影響,不得不取消他們的購買,措施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根據建屋局截至2022年11月30日的數據,共有902起上訴,其中約38%成功。降溫措施給組屋轉售市場帶來了一些影響。組屋轉售單位的交易量從2022年第三季度的7,546套下降超過10%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6,474套。

百萬美元的公寓交易數量也從 2022 年第三季度的 111 套峰值下降到 2022 年第四季度的 93 套。

2022 年,有 3.7 億美元的公寓,是有史以來最高的。2022 年,百萬美元的公寓數量占總交易量的 1.3%。

市場展望

建屋局預計將在2023年完成約20,000套組屋。目前的組屋業主橫向移動到另一個組屋時需要出售他們現有的組屋。執行共管公寓——Piermont Grand將在2022年年底完工,預計該項目買家將在2023年出售他們的組屋,這將增加組屋的供應量。

到2023年可能會有10,000到12,000套新的私人住宅出售,許多組屋升級者傾向於在此期間出售他們的公寓和租金,這樣他們就不需要支付額外買家印花稅(ABSD)。這可能會增加組屋轉售單位的供應。

達到五年年最低居住期(MOP)的兩房及更大單位的數量在2022年達到頂峰,達到30,199套。然而,到2023年,這一數字將下降近50%至15,364套,從而大大減少待售「較新」公寓的數量。 由於降溫措施抑制了需求,預計到2023年,百萬組屋交易量將減少到200到300套。一些買家可能還會重新考慮花100萬新元購買一套舊組屋。

建屋局將在2023年上半年推出8,000多套預購組屋,到2023年將推出多達23,000套預購組屋。2023年較高的利率也可能會阻止買家進入轉售市場,並看到他們申請預購組屋。

私宅業主的需求可能會從五房式或更大的組屋轉向四房式組屋。這可能會推高四房式組屋的需求和價格。不利的一面是,較大的組屋在2023年的興趣可能會降低。

總的來說,到2023年組屋轉售單位交易估計在24,000到26,000之間。轉售單位價格可能趨於穩定,到2023年增幅不會超過5%。

新加坡知名網紅93萬新幣的HDB到底長啥樣?
2025年04月28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越住越小了?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有錢買landed,卻沒想過「爛裝修」後患無窮!
2025年05月01日   •   5643次閱讀
1500萬新幣?新加坡這個區的公寓接連賣出天價!憑什麼?
2025年04月29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的高價轉售組屋都出現在這些區!最新房價形勢一覽
2025年04月30日   •   4617次閱讀
星展預測:新加坡房價或0增長,買家是機會還是陷阱?
2025年04月29日   •   3249次閱讀
最高1603萬新幣!新加坡公寓市場出現重大波動
2025年05月01日   •   3078次閱讀
在新加坡買組屋,這件事情必須先做!兩步做完,還幫助申請貸款
2025年04月26日   •   2736次閱讀
本地組屋轉售價連續20個季度上漲 但漲勢放緩
2025年04月26日   •   2394次閱讀
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房地產對比出爐
2025年04月29日   •   2223次閱讀
W公寓落戶新加坡:把頂配人生安放進每一天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閱讀
新加坡組屋市場最新動態!20個季度連漲後漲勢趨緩,海量房源即將入市
2025年04月26日   •   1539次閱讀
5344 萬新元重磅出手!遠東酒店信託成功收購日本酒店,全新商業版圖啟航
2025年04月26日   •   1539次閱讀
什麼人在買烏節路公寓:ABSD的影響
2025年04月26日   •   1197次閱讀
Bloomsbury Residences 公認的緯一高新科技與媒體圈的優越地理位置和圈層
2025年04月27日   •   1197次閱讀
本地私宅價格連續兩季度上漲 但漲勢顯著放緩
2025年04月26日   •   684次閱讀
媒體圈住宅地段無法吸引發展商 招標活動截止當局未收到任何競標
2025年04月30日   •   684次閱讀
本地上月非有地私宅整體轉售價上升0.3%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閱讀
The Golden Mile【新加坡市中心的商業投資新寵, 甲級寫字樓和醫療套間已開盤!】
2025年04月28日   •   684次閱讀
他在新加坡買房6年損失近180萬新幣!買房需小心這類房產
2025年05月03日   •   513次閱讀
新加坡甲級辦公樓空置飆高!背後藏著什麼信號?
2025年05月03日   •   17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