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直是公認的世界宜居國家和城市,良好的社會福利、先進的醫療、怡人的環境和值得期待的職業前景,無論是留學、居住養老、置業、投資等都相當合適,吸引了一大波外籍人才移居新加坡,且萌生了投資購房的念頭。那麼,在新加坡購房,一般都要繳納哪些費用呢?

一般而言,新加坡購房,除了房價的首付款之外,買家還要繳付印花稅、額外印花稅、律師費等開銷。這些費用要怎麼繳,如何計算?如何避免踩坑?下面我們來詳細地看。
購房費用詳解
定金
買方確認了購買意向之後,需要支付房價的5%給發展商作為定金。

收到買方的定金後,開發商會在14天內將購買合同和地契副本交給買方或其代表律師查閱。確認無誤後,買方可以簽訂購買合同,並於簽訂合同之日算起的8周內,支付房價的20%款項(包含定金)。
印花稅
印花稅(Buyer’s Stamp Duty, BSD)是新加坡政府對房產購買過程中的商業和法律文件徵收的稅,不論是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還是外國人,作為買方都需要繳納買家印花稅。而這個印花稅,買方必須在簽訂購買合同之日起的14天內繳付。
印花稅的簡單計算方式如下:
- 價格少於或等於100萬新幣的房產:
印花稅 = (房屋價格 X 3%) - $5400
- 價格高於100萬新幣的房產:
印花稅 = (房屋價格 X 4%) - $15400

額外買方
印花稅
額外買方印花稅(Additional Buyer’s Stamp Duty, ABSD)顧名思義就是付了以上的印花稅後,還需要多繳付一份印花稅。這是新加坡政府為抑制房價上漲而採取的反投機措施。

政府會根據當時的房價趨勢調整額外買方印花稅率,並於2018年7月6日進行最新一輪的修訂,外國人購買宅的(ABSD)增加到了20%。
後來,在2021年12月16日起,新加坡政府宣布推出新一輪房地產降溫措施,調高第二套房產與第三套房產及以上的額外買方印花稅。
關於額外買方印花稅,請參考以下的列表:

總的來說,新加坡公民購買第二套房產的額外買房印花稅,從12%上調至17%,幅度最小;永久居民購買第三套或更多房產,額外買房印花稅從15%上調至30%,幅度最大。
新加坡政府此舉,是因應新冠病毒疫情以來,新加坡當地私宅市場和組屋轉售市場始終保持活躍。若任其發展,房價增速高於經濟基本面,後期不穩定調整的風險將增加。若未來幾年利率上升,當下購買房產的貸款人也很容易受到影響。因此,政府決定此時出台房地產降溫措施。
在這項新措施之下,如果買方由兩人以上組成,且國籍不同,適用的額外買方印花稅率將以較高者為準。
額外印花稅直接從原來的20%猛漲至30%,再加上4%的印花稅,也就是說,外國人在新加坡買房,需要繳納34%的稅!
舉個例子:如果外國人要在新加坡買個100萬新幣的公寓,需要繳納4%的買家印花稅4萬新幣,30%額外買方印花稅30萬新幣,也就是說外國人要買第一套公寓,需要繳納34萬新幣的稅,總共要拿出134萬新幣。
律師費
新加坡房產交易時,買賣雙方都會指定律師代表協助交易。律師能很好地爭取自己客戶的最大利益,並確保房產的交易是合法正規進行的,受法律保護的。律師費一般在2500-4000新幣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