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組屋政策解決了國民的住房問題,實現了「居者有其屋」。但最近有一項研究顯示,預購組屋計劃(BTO)或鼓勵更多年輕男女早點結婚,但也可能提高離婚的可能性。
熬過BTO但沒有熬過婚姻?
在新加坡,有人說要判斷一對情侶是否打算結婚,首先要看他們是否申請了BTO。

圖源:新加坡建屋發展局
BTO,即新加坡的預售組屋,需要人們在政府開始建造組屋的前幾年,在HDB每年開放的申請期提交。
新加坡政府在2001年推出預購組屋計劃,並在2011年擴大計劃,其中的條件包括要求年輕男女在領取單位鑰匙的三個月內必須已經註冊結婚。

圖源:新加坡建屋發展局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三名商學院教授在撰寫的新書中(Kiasunomics 3)探討了預售組屋和婚姻的關係是,通過不同的數據將兩者進行了聯繫。

圖源:PEXELS
研究發現,2000年前到2010年後的年輕男女結婚率有上升現象。其中,25歲到29歲女性的結婚率,從45%上升至60%左右;30歲到34歲男性的結婚率,則從22%上升到37%。
這些觀察與預購組屋本身的推出時間以及預售組屋相關制度的推出時間相一致。因此,將這兩者聯繫起來,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更多情侶可能是出於簡單想結婚,或者為了申請購買預售組屋而選擇結婚。擇成家。

圖源:PEXELS
不過,30歲到34歲的女性以及35歲到39歲的男性,在2000年前到2010年後這段期間離婚的比例,也呈上升趨勢。
數據顯示,女性的離婚率從4%提高至7.2%,男性的則從3.5%升至6.3%。
這觀察往往出現在結婚後的5年,而這時間點似乎與預售組屋的5年最低居住條件(Minimum Occupation Period,MOP)吻合。從而得出,為了避免預售組屋在最壞情況下被HDB 收回去而選擇,在MOP結束後才選擇離婚。
預售組屋為何會導致離婚?
預售組屋計劃為想要結婚的情侶實現了購房夢想,但即使成功提交申請,也並不保證購買資格,購買資格需要通過抽籤系統。被抽中後,人們才能按抽籤順序選擇心儀的單位,並簽訂購買合同,在指定時間內支付相關款項。
完成這繁瑣的過程後,人們通常還需等待3至5年才能入住。因此,說預售組屋是新加坡情侶結婚的第一步也並不為過。
而且專家在對比了預購組屋夫婦和轉手組屋單身者的個人信用卡消費後,觀察到獨居在轉售組屋人們平均信用卡消費比居住在預購組屋的夫婦高出7%。利用這些信息,研究人員得出了一個說法,居住在預售組屋的夫妻為了存錢還貸款而減少個人開銷。
因此,不可否認預售組屋的開銷是年輕夫妻離婚的導火索之一。
除了高額開支外,書中的一位作者也指出,衝動購房是導致後期高離婚率的原因之一,特別是在購房前沒有做好財務規劃的夫妻之間。這種情況或許會隨著政府今年為年輕夫婦制定的新2.5%首付計劃而有所改變。

對於政府歷年來推出的減少預購房屋顧慮的政策,是利是弊或許只有時間能夠給出答案。
AY丨編輯
HQ丨編審
新加坡建屋發展局丨來源
新加坡建屋發展局、PEXELS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