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買房越來越難了!前有新加坡當局兩度調高房產稅,外國人買房需要額外交60%的印花稅。現在,新加坡要開始嚴查買家背景了,一旦發現疑似洗黑錢或為恐怖主義融資的現象,就會上報……這,豈不是會再度抬高新加坡買房門檻!

按照新加坡市區重建局的新條例,6月28日(明天)起,房屋發展商必須對買家進行風險預測,展開客戶盡職調查(簡稱CDD),篩查買家背景,一旦發現可疑的洗黑錢活動或恐怖主義融資,都必須向商業事務局提呈報告。而且發展商須妥善保管與調查相關的記錄至少五年。

不遵守新條例的發展商,將面對不超過10萬元的罰款。發展商若被發現為這類交易提供便利,也可能被起訴甚至坐牢。

新條例的實行,可避免非法資金流入新加坡樓市,長期有助於本地樓市穩定。也可能會造成發展商的合規成本增加。但預料他們不會把成本轉嫁給買家,導致房價進一步上揚。

新加坡政府為了給樓市降溫,今年4月,新加坡政府就已經連夜提高購房稅,外國人甚至要交60%的稅。這次新規實行後,已經不是新加坡第一次遏制人們買房了,尤其是外國人,在新加坡買房更是困難重重。

接下來,小萬萬給大家分析一下新加坡房產政策的形勢。
今年4月26號深夜11:45,新加坡政府發布最新的印花稅,當天12點以後生效,以雷霆之勢頒布新政。4月27日起,外國人在購買新加坡任何住宅時,買方額外印花稅(簡稱ABSD)將從30%上調至60%!是向外國人徵購房稅的全球最高水平。無數想要新加坡買房但還沒購房的小夥伴,只有兩個字:難過。任誰都沒想到,一夜過去,交稅翻倍!

但根據新加坡同部分國家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如果你是冰島,挪威,瑞士或列支敦斯登這5個國家的公民或永久居民,或者美國公民,在新加坡買房可享受新加坡公民待遇。

外國人在新加坡買房,限制性頗多,但要具體細分你是PR還是非PR。

就一般而言,外國人可以在新加坡購買:各種公寓單位或私人住宅,所有商業地產(酒店、辦公室、店面、工業用地),別墅洋房只有聖淘沙島的升濤灣海景別墅可以買,不能在新加坡本島購買。

此外,外國人在新加坡買房還有一些限制:
1. 購房數量受到限制。根據新加坡政府的規定,外國人只能在不超過總數的5%內購買某一樓盤的單位。
2. 外國人購房後需要遵守一些法規。如,外國人不能將房產出租給非新加坡人,同時也無法在未經政府批准的情況下將房產轉售。
總體來說,外國人在新加坡購房需要的手續比較繁瑣,只有符合法律規定,才可以進行購買。

過去幾年新加坡政府數次上調購房稅,皆因該國房價持續上漲。據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公布的最新預估數據,整體私宅價格已連續12個季度上漲,今年第一季整體私宅價格指數環比上升3.2%,高於去年第四季0.4%的漲幅。

在房地產市場的「溢出效應」下,新加坡的房屋租金也屢創新高,並在去年年底成為亞太區租金最貴的地區。即便如此,該國租賃市場依舊火熱,還催生出房東讓租客互相競價租房的現象。

新加坡房地產市場表現瘋狂的背後,是外來資金爭相湧入新加坡。只是,如今房價居高不下,負面影響也越發凸顯。

一方面,新加坡當地人越來越擔心被擠出住房市場;另一方面,有分析認為,高房價導致生活成本上升,可能會造成外商的投資意願下降,人才流失,進而使新加坡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下降。

值得一提的背景是,去年9月,在疫情緩解後,為了吸引全球人才,促進經濟復甦,新加坡出台新的工作簽證規定,不會限制工作簽的申請人數,並且放寬申請要求,其中包括對月收入不低於3萬新元的外籍人士發放5年期工作簽證,允許家屬尋求就業等。
在經濟復甦的背景下,新加坡之所以能吸引全球買家,良好的營商環境、優異的地理位置、開放的資本和人才流動等都是其競爭力所在。不過,此次私宅稅費的上調也或將給市場熱度降一降溫。
大家怎麼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