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O開盤出乎了很多人預料:AMO首日開盤:98%已售出,而且尺價不便宜,會拉高第三季度的房地產價格指數,可能會成為新一輪降溫政策的導火索。
自去年年底的降溫措施公布以來(降溫措施午夜突襲:到底有什麼影響),房地產價格指數在六個月內上漲了3.9%。目前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但等第三季度的數據出來了,政府不一定還能看得下去。
今年第四季度可能會出台新的降溫措施。
幾個可能性的措施:
1. 銀行TDSR計算利率從3.5%調整到4.5%
目前銀行在評估個人貸款能力的時候,是用3.5%的利率計算的,在過去這沒什麼問題。但現在在利率不斷上漲預期已經到4%的情況下,安全係數已經不太夠了。
如果計算利率調整到4.5%,那麼買家的貸款額度將進一步下降。
2. 限制房地產去名Decoupling
房地產去名(Decoupling),基本上每次去律所做99/1的房地產買賣的時候,律師都會提醒要去名就早點做,政府隨時可能堵住這條路。
這也的確是個不錯的辦法,組屋現在就是禁止去名,一套房子能鎖兩個人的名字,很少有人會頂著第二套房的ABSD去投資。
3. 限制現金抵押貸款
最近報紙在討論這件事,仿佛在做輿論鋪墊。現金抵押貸款是常見的一種在個人工資收入不夠的情況下,增加貸款額度的方法,操作上有一定複雜性,需要專業中介的指導。
目前的流程上的確還有些漏洞,會增加銀行的貸款風險。政府從這個角度入手的可能性很高。
4. 投資和自住貸款利率雙軌制
其他國家已經有先例了,第二套投資房的銀行貸款利率會比第一套自住房高。施行起來會困難一點,但是以新加坡的政府效率和信息化程度來說不是太大問題。
這個方法很政治正確,不會誤傷第一套自住房的買家。
5. 首付比例上調
現在25%的首付比例已經挺高了,再上調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會對第一套自住房的買家造成影響。
但是從降溫的角度來看,是非常強力的措施,也會極大加強銀行貸款的安全性。
總的來說,政府短期內只能通過增加購買難度來限制需求,但長期來看,還是要增加土地供給,才能解決供需不平衡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