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O开盘出乎了很多人预料:AMO首日开盘:98%已售出,而且尺价不便宜,会拉高第三季度的房地产价格指数,可能会成为新一轮降温政策的导火索。
自去年年底的降温措施公布以来(降温措施午夜突袭:到底有什么影响),房地产价格指数在六个月内上涨了3.9%。目前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等第三季度的数据出来了,政府不一定还能看得下去。
今年第四季度可能会出台新的降温措施。
几个可能性的措施:
1. 银行TDSR计算利率从3.5%调整到4.5%
目前银行在评估个人贷款能力的时候,是用3.5%的利率计算的,在过去这没什么问题。但现在在利率不断上涨预期已经到4%的情况下,安全系数已经不太够了。
如果计算利率调整到4.5%,那么买家的贷款额度将进一步下降。
2. 限制房地产去名Decoupling
房地产去名(Decoupling),基本上每次去律所做99/1的房地产买卖的时候,律师都会提醒要去名就早点做,政府随时可能堵住这条路。
这也的确是个不错的办法,组屋现在就是禁止去名,一套房子能锁两个人的名字,很少有人会顶着第二套房的ABSD去投资。
3. 限制现金抵押贷款
最近报纸在讨论这件事,仿佛在做舆论铺垫。现金抵押贷款是常见的一种在个人工资收入不够的情况下,增加贷款额度的方法,操作上有一定复杂性,需要专业中介的指导。
目前的流程上的确还有些漏洞,会增加银行的贷款风险。政府从这个角度入手的可能性很高。
4. 投资和自住贷款利率双轨制
其他国家已经有先例了,第二套投资房的银行贷款利率会比第一套自住房高。施行起来会困难一点,但是以新加坡的政府效率和信息化程度来说不是太大问题。
这个方法很政治正确,不会误伤第一套自住房的买家。
5. 首付比例上调
现在25%的首付比例已经挺高了,再上调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会对第一套自住房的买家造成影响。
但是从降温的角度来看,是非常强力的措施,也会极大加强银行贷款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政府短期内只能通过增加购买难度来限制需求,但长期来看,还是要增加土地供给,才能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