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及綠化國家
大家肯定會想到這個空中花園城
——新加坡
新加坡綠化覆蓋率達到50%
聞名世界
隨處可見賞心悅目垂直綠化景觀
優秀的建築綠化設計
可以讓整個城市活力滿滿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一下
新加坡比較經典的垂直綠化設計案例
PS:垂直綠化又叫立體綠化,城市立體綠化是城市綠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豐富城市綠化景觀重要而有效的方式。發展立體綠化,能豐富城區園林綠化的空間結構層次和城市立體景觀藝術效果,有助於進一步增加城市綠量,減少熱島效應,吸塵、減少噪音和有害氣體,營造和改善城區生態環境。還能保溫隔熱,節約能源,也可以滯留雨水,緩解城市下水、排水壓力。
1
海軍部村莊
kampung admiralty

建築設計:WOHA
景觀設計:安博戴水道
(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Kampung Admiralty是新加坡首個綜合公共開發項目,將公共設施和服務融為一體。項目中100%返還綠化率及1.2英畝的軟景觀設計為整個社區帶來了生機勃勃的生態感官體驗,生物友好型景觀策略在此項目中被體現的淋漓盡致。同時,社區中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也積極響應了水敏感城市設計理念。 未來這個獨特的空間將作為一個模範式社區福祉,培養更多的年輕人的同時保證老齡化人口可以擁有更為優雅的生活方式。


該項目採用分層的「三明治」方法。設計了一個「垂直甘榜(村)」,下層為公共廣場,中層為醫療中心,上層為老年公寓的社區公園。



景觀被設計成綠色和藍色基礎設施層,融入建築物,將居民與當今高度密集化的城市環境中的歷史「甘榜」鄉村精神聯繫起來。


這三個不同的階層並列了各種建築用途,以保證活動空間的多樣性,融合來醫療保健,社交,商業和其他便利設施,促進了和諧的鄰里關係。

這三個不同的階層並列了各種建築用途,以保證活動空間的多樣性,融合來醫療保健,社交,商業和其他便利設施,促進了和諧的鄰里關係。底層公共廣場是一個完全公共的環境,是整個社區的交流中心,公眾可以參加有組織的活動、購物、用餐。廣場周圍有很多架空空間,提供全天候的活動空間。

海軍部社區是城市化發展的一個很好範例,它致力於將收集,清潔和回收的雨水用於非家庭用途的灌溉和水景配置。通過水敏城市設計,大部分的雨水在從建築頂端流向下層的過程中被收集和過濾,然後重力流向中間層。過濾後的水以及來自兩個塔頂的直接徑流水量足以維持連續三天的植物灌溉和回補兩個生態池。

在這種城市環境中,除了水的美學和療愈價值之外,第一級生態池的存在也有助於促進生物多樣性和自然降溫效應。為了保持生態池的高水質輸出並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加坡熱帶地區藻類大量繁殖的風險,我們引入了生態凈化群落來循環和凈化生態池。而來自鄰近地區的雨水徑流也被清理凈化並通過植被過濾機制輸送到生態池中。
2
新加坡藝術高中
SOTA

該項目是一個專業高中視覺表演藝術學校,學校建築策略良好,通風和採光俱佳。設計師通過獨特的設計方法打造出了兩個視覺上相連的水平面,從而在下面形成交流空間(名為「Backdrop」),在上面形成安全空間(名為「Bank Canvas」)。 這樣的建築策略一方面解決了公共與廣泛藝術之間的多孔性和溝通障礙,同時也創造出了一個絕對安全的學習環境。



Backdrop是一個平台,它包含有音樂廳、劇院、黑盒子劇院和其它壹些非正式的小型表演空間。 開闊表演空間內自然的通風是通過建築外觀的切口而實現的,這樣的設計還可以是公眾從外部看到建築內部舉行的活動。



Blank Canvas是一個安全區域,同時也是一個簡單靈活的空間。 該區域的環境非常簡單、實用、明亮,而且通風良好,在很大程度上也將靈活性而後可持續性完美地演繹出來。 建築外觀上面有環境過濾器,阻隔眩光和灰塵,保持室內涼爽,同時聲學天花板也可以吸收附近的交通噪音。


2
絲絲寫字樓
cecil
該項目一舉拿下新加坡建築師協會和國家公園局聯合舉辦的「空中綠意」大獎,併入圍世界建築師年會「年度園林項目」大獎。在2012年10月,158 絲絲街項目拿下在杭州舉行的世界屋頂綠化大會2012年會空中綠化施工金獎。


在牆壁、陽台、窗台、屋頂、棚架等地方栽種攀緣植物,就形成了一面綠牆。這樣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增加綠化覆蓋率,改善居住環境,既達到降溫、降噪、降塵的效果,同時也形成了一道道城市綠色景觀。


「垂直綠化不是簡單地為建築『刷綠』。綠牆必須對建築物的溫度控制起到實際作用,對建築設計元素和設計語言起到強化作用。與建築設計完美融合的綠牆,必須同時考慮維護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必須有完善的灌溉系統。」設計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