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樂到華樂——不斷尋求突破的新加坡華樂團音樂總監葉聰

2023年03月02日   •   9063次閱讀

▲葉聰近照

新加坡華樂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有過一段相當輝煌的時期。1968年國家劇場藝術團屬下華樂團成立,掀起另一個高潮;70年代中,人民協會成立了人民協會華樂團,華樂開始成為職業性的工作;1996年正式成立新加坡華樂團,敦請時任副總理李顯龍為贊助人,又掀起另一個高潮。2002年起至今,葉聰在新加坡華樂團整整擔任20年的音樂總監。

8月的一個下午,我在新加坡華樂團音樂總監的辦公室里,與葉聰做了長達數小時的訪談。葉聰回憶:他第一次到新加坡是在1979年,當時他跟著中國東方歌舞團到新加坡演出,演出相當轟動。當時新加坡與中國尚未建交,能夠到新加坡演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葉聰還告訴我,東方歌舞團歌唱節目中唯一的一首新加坡歌曲,就是我所創作的《楊桃結果滿山崗》。演唱者是女高音高曼華,為高曼華伴奏的便是他。我聽了頗感意外,因為一般我們都會記得演唱者,很少會注意到伴奏。不過我特別欣賞他的豁達和真誠,因為有些人成名以後,很怕別人提起他的過去。他卻如此坦然地敘說他的故事,令我感到欽佩。

受邀到新加坡任客席指揮

葉聰第一次受邀來新加坡指揮,是在2001年。他通過在香港雨果公司的新加坡音樂家易有伍的推薦,應新加坡華樂團董事會副主席周景銳的邀請,擔任新加坡華樂團其中一場音樂會的客席指揮。當時新加坡華樂團的前指揮胡炳旭剛剛離職,樂團暫由來自上海的夏飛雲教授代指揮。音樂會過後,他於2001年9月11日搭飛機回美國,卻碰上了當時美國的911事件,飛機只好拐個彎到加拿大,再乘車回返美國。

葉聰說:剛回到美國不久新加坡馬上來了電話問候他的安全,使他感受到新加坡的人情味,留下極佳的印象。幾個月後,又接到來自新加坡的電話,邀請他成為華樂團的音樂總監。這使他感到意外!因為他在美國從事西樂的指揮,怎麼會向他發出這樣的邀請呢?

後來新加坡華樂團再次邀請葉聰到新加坡訪問交流,周景銳先生告訴他有關新加坡的情況:「你來指揮過我們的樂團,團員反應很好。同時你是中國出生的,你的周圍也有許多華樂大師,又在東方歌舞團任鋼琴手,對東方的歌曲和樂曲肯定也熟悉。而新加坡要成立的是一個具有本地色彩,與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的樂團有不同風格的樂團。你是東方人,又懂西樂,所以更加適合我們。」

葉聰說,也的確如此。

1950年他在上海出世,5歲就開始學鋼琴,媽媽是聲樂家,因此經常叫他伴奏,也就這樣培養了他對旋律和節奏的敏感性。葉聰說:「誰能讓樂隊發出像歌唱的聲音,誰就成功了。因為歌唱有氣息、有感覺、有線條、有高潮、有低潮……」

10歲是他人生中的一個轉捩點,因為他考進了上海音樂學院附屬小學,當時的校長是著名作曲家賀綠汀的太太姜瑞芝。學校採取俄國教學系統,逐年淘汰,競爭很激烈。葉聰本來應該在1969年從音樂學院附中畢業,但剛好碰上文化大革命,延遲了3年,到1972年才畢業。他從10歲進音樂學院開始,一直到22歲畢業,共花了12年,是系裡最出色的鋼琴手之一。

分配到安徽省音樂學校

1972年畢業後,葉聰被分配到合肥的安徽省藝術學校教鋼琴。在安徽他有很多機會接觸到民樂大師,例如嗩吶大師劉鳳鳴(嗩吶演奏家丁懷成的老師),他吹起《百鳥朝鳳》音色優美,像一把小提琴,令他嘆為觀止。還有一位叫尹明山的盲人笛子演奏家,他的《百鳥音》吹得簡直是出神入化。劉鳳鳴當時已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家了,人特別好,每次經過他的房間,都會請葉聰進去聽他演奏。

本來被分配到安徽合肥而不是北京或上海,葉聰感到很壓抑、也很失望,卻想不到因禍得福,有機會接觸到當地許多華樂名家和大師。民間音樂豐富的音色、獨特的韻味和多姿多彩的呈現方式讓他大開眼界,在他腦海中種下了華樂的種子。如今想起來,感覺一切都似乎都是註定的,註定他這一生與華樂結緣。

在安徽的那段時間,他還被派去下鄉。定遠在當時算是窮鄉僻壤,農民生活現在看來非常艱苦,無電無自來水,更沒有電視機、收音機,但他們卻很自足快樂。葉聰的任務是幫忙村民,他自己也學會插秧、挑水等,晚上就主動給鄉親們唱歌。每天晚上,村民都來聽他唱歌,就像赴音樂會一般。那次他瘦了十多公斤,又得了瘧疾,但他卻慶幸自己有機會體驗幾千年來中國人民這麼辛苦卻自得其樂的生活。他也慶幸這段時間的「吃苦」,造就了他後來堅韌不拔、孜孜不倦追求夢想的性格。

後來葉聰考進了北京東方歌舞團。團長王昆為他試音後立刻說:「我要定你了!」,原因是鋼琴家很容易找,但要找到一個懂得歌唱,能為歌唱家伴奏的人就不容易了。王昆特別欣賞他聲樂伴奏的能力。那個時候要從安徽申請進北京是困難的。王昆說:「不用擔心,我來安排」。當時王昆也剛剛平反,但性格豪邁的她親自到當時的華國鋒主席那裡討一個進京的位子,又向安徽一把手萬里要求把葉聰調到北京。葉聰說他這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王昆對他的大恩大德。北京那麼多鋼琴家,但王昆卻花了那麼大的力氣,把他從安徽調到北京。

東方歌舞團到新加坡演出

在東方歌舞團中,葉聰主要是為幾位著名的歌唱家:高曼華、遠征、鄭緒嵐、蔣大為等伴奏。工作了兩年後,1979年東方歌舞團訪新演出大獲成功。當時新中尚未建交,內政部派了很多人在演員們住的飯店駐守,一般人都不准與演員近距離接觸。但在那個對藝術的追求如饑似渴的年代,愛好音樂的人都不肯放過學習的機會,想方設法和他們取得聯繫:有人通過關係,有人從廚房、從連接的房間進入。也許看門人員也是一眼張一眼閉,所以新加坡人才有機會和來自中國的音樂家學習。這種對藝術的追求和熱枕,感動了葉聰。

來新加坡演出對葉聰最大的震撼是:為什麼同樣是由華人治理的國家,新加坡可以做得這麼有秩序、這麼進步?中國卻似乎少了一些東西,所以他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文革結束以後,來了一些國外一流的指揮家與樂團:如柏林愛樂樂團的卡拉揚、費城交響樂團的奧曼迪、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小澤征爾……他看了他們指揮以後,感動得熱淚盈眶。文革誤了他10年,現在他終於找到了另外一件樂器,那就是樂隊。他決心要成為像小澤征爾這樣的指揮家。

目標確定以後,葉聰就申請到上海音樂學院學習指揮。媽媽的姐夫,當時與李德倫齊名的指揮家韓中傑也對他說:「你應該去學指揮,現在中國很缺這類人才。」通過媽媽和韓中傑的介紹,當時已經29歲的葉聰,在院長丁善德和桑桐的幫忙下,1979年破格錄取進入上海音樂學院,而且立刻跳級到二年級。

同時葉聰也開始計劃出國學習。1980年,他通過父母朋友的幫忙,母親在美國的老同學,世界著名男低音斯義桂教授的推薦,葉聰和妹妹順利拿到美國Eastman School of Music的入學證。托當時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的福,他於1981年飛往美國紐約。

到達紐約以後,一位台灣著名音樂家張己任見葉聰已是31歲的人了,比較成熟,所以建議他不要到Eastman,留在紐約這個大都會,找一間音樂學院能學到更多的東西。他接受了這個建議,但那時候許多音樂學院的入學考試已經過了,他嘗試報考兩間音樂學院都不得其門而入。最後找到Mannes College of Music,趕上了最後一次的入學考試。這間學院雖小,卻有不少知名的音樂教授。

進入Mannes College of Music

葉聰一路過關斬將,被接受入學時,卻大著膽子告訴考官們:假如學院錄取他了,希望能給他全額獎學金,不然即使考上了也無錢上學。想不到當天晚上院長Dr.Kauffman就打電話通知他學院已經接受他提出的條件了。他當時感動得流下眼淚:「可見天無絕人之路,凡事都要敢於嘗試、爭取,才有機會!」

入學以後,葉聰被分配給紐約最棒的鋼琴教授NadiaReisenberg,是一位俄國裔猶太人音樂家,她的學派是從魯賓斯坦、柴可夫斯基一路傳下來的系統。指揮老師則是擔任過美國幾個著名交響樂團首席的Sidney Harth。葉聰發覺自己的英文比較弱,教授又帶著歐洲口音,很難理解。他就直接請教授喝茶,想私下請教。教授真的和他去喝茶了,而且還搶先付了茶錢,在功課上更幫了他不少忙。他就是憑著敢做敢闖的精神,過了一關又一關。

同一時期,為了賺取生活費,他通過友人的介紹,到一間教會為唱詩班伴奏。在教會裡遇見到一位漂亮的姑娘秀蘭。葉聰英文不好,所以念起藝術史Arts History非常吃力,而這位姑娘就幫他準備功課,結果兩年過去,他得了一個Mannes學院頒發的特別獎:平均全校最高分獎。而這位美麗的姑娘後來成為葉聰的妻子。

▲葉聰與結髮39年的妻子秀蘭

他在紐約認識了著名鋼琴家Garry Graffman。他很賞識葉聰,就推薦給美國交響樂聯合會總裁Catherine French,通過她的關係,認識了紐約一些主要的藝術經紀人。當時有一個指揮比賽,目的是為美國交響樂團尋找和打造未來的音樂總監。入選可簽三年合同,立刻辦永久居民證。

第一輪考試有100多個考生,他被豁免了,直接進第二輪,是試指揮美國10大交響樂團之一的聖路易斯交響樂團(St.Louis Symphony Orhestra)。他回憶說:「考試第一輪12人,第二輪4個人。我看一下應徵者都是高頭大馬、西裝革履,更像指揮的洋人。自己是唯一身材瘦小的亞洲人,穿的是牛仔褲。心裡想是沒有機會了,所以反而放下包袱,沒有心裡負擔。考試反而輕輕鬆鬆就過關了。」

下一關的考試是指揮一首當時沒聽過的新曲子——Copland寫的《墨西哥沙龍》,他打電話給在加利福尼亞的老師Murry Sidlin請教,老師傾囊以授,談了一個多鐘頭,知道他是窮學生,還幫他付電話費。結果考試也通過了。

考進聖路易斯交響樂團

最難的一關是由小提琴手獨奏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其中的一段,他故意用各種不同的Rubato(自由板或散板)來演奏。在沒有預先排練的情況下,葉聰必須跟他的演奏的拍子緊密的配合。這對他反而不是太難,因為平時為歌唱家伴奏,就必須與歌唱家緊密配合,所以這位小提琴家就算如何刁難也難不倒他,這一關他也通過了。

葉聰回憶當時面試時,就憑著不靈光的英語,敢敢說出自己對音樂和指揮的看法,想不到卻得到了考官們的贊同。考官對他說:「音樂是一門表現的藝術,你很敢於把內心的想法表現出來,所以你就是我們所要尋找的人。」

1983年葉聰與太太完婚,1984年就帶著太太到St.Louis去,成為這個有100多年歷史的聖路易斯交響樂團(St.Louis Symphony Orhestra)的助理指揮,開始了指揮交響樂之旅。葉聰跟著樂團總監Leonard Slatkin學習,獲益良多。3年約滿之後他預約不斷:首先是Florida Orchestra駐團指揮兩年;1988年底到印第安納州的南灣交響樂團(South Bend Symphony Orchestra)任音樂總監;後來任紐約奧爾班尼交響樂團(New York Albany Symphony Orchestra)首席客座指揮,又收到歐洲許多國家的聘約,為許多個交響樂團的客席指揮;90年代受邀到香港任香港管弦樂團客席指揮。後來他和一些朋友在香港創立了香港小交響樂團(現任音樂總監葉詠詩)。

▲2019年,新加坡華樂團歐洲巡演第一站——柏林。葉聰與小提琴家甘寧同台,於柏林音樂廳演出

葉聰曾指揮過北美交響樂團有:舊金山、明尼蘇打、南灣、芝加哥、西北印第安納、佛羅里達、紐約奧爾班尼、舊金山、紐哈芬、卡爾加里等交響樂團,還有羅徹斯特管弦樂團。歐洲方面有俄羅斯、波蘭、捷克、蘇格蘭BBC等交響樂團、法國電台愛樂樂團。日本則有新星交響樂團。中國有國家、北京、上海、廣州、天津、西安、昆明、深圳、澳門等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上海愛樂樂團等。指揮過的中國民族管弦樂團有中央、上海、天津、廣州、蘇州,還有台灣、台北市、高雄等地國樂團,以及澳門、香港中樂團。這使他累積了許多指揮華樂團的經驗。

與華樂結緣

提起與華樂的淵源,應該從他的媽媽張仁清教授說起。他的媽媽是位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的教授。所以她有許多好朋友都是華樂名家,譬如當時與蔣風之齊名的二胡大師陸修棠(閔惠芬的老師),另一位是被稱為「琵琶大王」的衛仲樂。他跟著媽媽,也經常接觸到許多西樂和華樂名家。葉聰在上海音樂學院14年當中,許多同班同學都學華樂,在安徽下鄉的那段時間也常聽到華樂演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之下,華樂的根早已經深深植入他的腦海中。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64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