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工作10年
就可以買一套公寓
組屋,只需要5年


在50年代的新加坡
如果發生了暴亂
年輕人會把汽車掀翻、燒了
而60年代中,這些人有了
住房和其他資產
發生暴亂時
他們會趕緊把摩托車抬回家裡

李光耀開始思考差異的原因,儒學大家孟子的一句話給了他答案:有恆產者有恆心。 於是李光耀下定決心,要讓新加坡每個家庭都有真正的資產讓他們去保護,尤其是住房。」
新加坡物質匱乏
生活壓力大,成本高
有著很多需要
去繼續改進的地方
但是,從建國初期的
人均居住面積6平方米
到現在人人有房住
這一點,值得讓人鼓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