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工作10年
就可以买一套公寓
组屋,只需要5年


在50年代的新加坡
如果发生了暴乱
年轻人会把汽车掀翻、烧了
而60年代中,这些人有了
住房和其他资产
发生暴乱时
他们会赶紧把摩托车抬回家里

李光耀开始思考差异的原因,儒学大家孟子的一句话给了他答案:有恒产者有恒心。 于是李光耀下定决心,要让新加坡每个家庭都有真正的资产让他们去保护,尤其是住房。”
新加坡物质匮乏
生活压力大,成本高
有着很多需要
去继续改进的地方
但是,从建国初期的
人均居住面积6平方米
到现在人人有房住
这一点,值得让人鼓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