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44.8%的人
住在公营房屋

(*香港网红公屋彩虹邨)
新加坡有82%的国民
住在组屋里

(*新加坡网红组屋达世岭)
新加坡组屋之父有话说
这个视频也专访了
新加坡组屋之父,刘太格
这是个城规界的大大呀~
经常被请去世界各地演讲考察





新加坡房屋的规划由建屋局
整体的统筹
一些国家会将将好的
地段留给私宅
但是新加坡不会
而是整体规划市镇功能

为什么新加坡人人有房?
总体来说
人人有房住得益于这些......
我觉得
01 “天时地利”
新加坡这个小岛
可谓是“风水宝地”
大家都知道这里
罕有自然灾害的
台风,海啸,地震等都没有
而且扼守马六甲
这自带天赋属性杠杠的

香港,位置也非常不错
仗着位置好
两地都发展成了亚洲
乃至世界金融,航运中心之一
但是在盖房子这事儿上
香港没有新加坡这么幸运
山多平地少呀

(大海啊都是水,香港啊都是山)
全港700多万人口
挤在这25%能开发的土地上
新加坡全岛可都是平地
最高的山才180多米
就这还不够
还平填了130多万平出去
围海造田继续盖房什么的~

前瞻性规划
新加坡在盖房子这事儿上
一向就是早早的规划
稳稳的盖呀
刘太格就说了
做的每件事都要进行研究
新加坡在筹划之前
至少有12位博士一起合计

这位来新三个月
专门研究新加坡房子的香港学者
就表示新加坡重科学
总是寻找最适当的做法
而且,不断的审核
不停的改良
反馈,修正,进步!
“以人为本非常令人感动”

人本+长远规划
是新加坡成功的关键
其实,从细节看整体
在新加坡有个老梗就是
如果居民区里大家为了走捷径
把土路走成了小路
政府就会把小路铺成真正的路

03 完整的系统
首先,是多层次规划体系
5-10年一展望
5年一修订
50年一规划
人口规模,愿景
城市布局都包括
1971年规划

1991年规划

2001年规划

跟短期规划不同
新加坡政府做的是宏观规划
也就是未来的新加坡什么样?
接下来,就是去实现
征地手段可谓是“强硬”
新加坡原本有28个高尔夫球场
现在只剩下16个
被征收后都得到了善用
闲置土地先铺上草
给民众休闲用
等有需要再利用起来

而且,住房洗头背后
还有公积金系统
这些都是一脉相承
磅!新加坡CP重F养老金三大新变化!老了以后到底每月能领多少钱?
新加坡公积金制度居然这么强大!你的CPF应该怎么花?买房、看病和养老~
04 “铁腕政策”
另外,新加坡有铁腕规定
土地不能囤不能炒
跟政府买的地
5年内该建的都要建好
然后2年内就要卖出
没建好就要罚款

而且,分散土地用途
采取就业去中心化
在哪上班的都有
每个生活市镇都要有商业区
连政府部门都是全岛分散
总之,能想的办法都要想
谁让新加坡地小人多呢!

最后,新、港两地的房子
进行下简单的对比!
公共住房
公屋 VS 组屋
最后,两地公共住房
进行下对比~
设施
【香港】
香港公屋设计并不统一
设施水准因屋而定

配有生活设施配套

【新加坡】
新加坡组屋有工人
打扫冲洗做清洁

还会定期粉刷和维护
就算是最老的组屋
也不会显得残破

(*新加坡建国后第一批组屋)
民生设施齐全
必有商店、咖啡店
菜市场、小贩中心
托儿所、幼稚园、公园等

房子价格
“天堂” VS “地狱”
在两地大家
都买什么样的房子?
需要花多少钱呢?
层级
【香港】
“天堂与地狱交叠”
有钱人买商品房

香港豪宅卖点:密度小
多数人或租或买密度大
拥挤和没有体面保障的居民房
“二元分层”格局显著!

【新加坡】
少数有钱人买商品房

多数人买组屋

价格
1百万美金
在香港可以买20平的房子
在新加坡可以买46平

【香港 = 19.4年】
在香港工作19年多
才能买得起一个房子

【新加坡=10年/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