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外國人呢?
各位吃瓜外國人
終於到了你們的這個階段了


*以上圖表來源:新加坡教育部
提交表格等通知
其實,別說名校了
能申請到鄰里小學
都很幸運了!
為了孩子能進「名校」
新加坡家長也很拼
「名校入學」競爭多激烈?
去年末,義順的新華小學
超額6倍!
盛港戰場4所小學激烈
裕廊西有一半小學超額
各種所謂「名校」
也是紛紛申請人數超額

圖源:新加坡教育部
新加坡精英教育,分流制度
新加坡奉行精英教育
採取一次次分流
當然了,每個家長都希望
自己的孩子是
每個階段的「頂流」
這些圈都是
新加坡教育系統的
一次次 」分流「

這第一個圈,就是號稱
全國最「神秘」的考試
全島9歲小學生都會收到邀請
成功率只有1%
據說考上的都是天才
GEP
「天才班」考試

這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
參加的是GEP考試
也被叫做「天才班考試」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家長會收到MOE的一封信,詢問是否參加高才班選拔(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簡稱GEP),也就是天才班。被選上的學生,就讀於指定的6所小學的特別班,接受「精英教育」。
PSLE
小六離校考試

考試科目:華文,英文,科學,數學
PSLE的成績
對於申請中學很重要
考試分數直接對標
各大中學的cut-off分數線
去年,PSLE的通過率
高達98.4%
不過,不及格就會被分配到
特別學校留級
IP
直通車課程

(圖源:聯合早報)
直通車課程(IP)
是六年制特別課程
讀IP的不需要考試O水準
直接讀初級學院
然後在高二時
直接報考A水準或者IB
感覺有點像中學版的
「本碩連讀」
GCE N/O/A Level
劍橋N/O/A水準

非要對標中國的話
N水準就好像會考
O水準就好像中考
A水準就好像高考
N水準
政府中學分快班
(中一到中四)
普通班(中一到中五)
普通班學生中四要考N水準
過了才能上中五
O水準
成績:可以申請初級學院
理工學院或工藝教育學院
也可以申請大英國協國家
初級學院或是大學預備班
A水準
成績:可以申請新加坡公立大學
也可以申請海外大學
精英教育是好是壞?
經過了教育的分流
一半的 中等水平的學生
可以進入一般大學
將來從事一些管理工作
剩下的 40% 被分流到ITE
也就是職業技術學院
確保有生存技能

那,還有10%呢?
拿到政府獎學金
讀名牌大學的過硬專業
學成後,進了醫院、法律事務所
成為了醫生,律師,金融專才等等
也會是機構重點培養的對象
很多人被培養成了
部長或者議員
分流分出的精英
最終多數用以治國

圖源:聯合早報
這就是新加坡的精英教育
你覺得壓力大嗎?
其實,在看似殘酷的分流中
也帶有實用主義的科學之處
而且,一視同仁非常公平
「沒有大學文憑也可以當總理」
9歲就考天才班
是不是有點太殘酷了?
其實有句老話說的好
叫三歲看老
MOE對天才班這麼說
家長不必特意準備天才班考試
考試的目的是為了
找出「真正的天才」
而且新加坡的教育環境
最終目標是打造
「間間是名校」

說到底,分流目的是因材施教
還有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
而且,我們來看看分流的標準
不難看出全靠資質和努力
而不是出身和家庭等
再看看這個教育旅程的最終目的地
其實也不難看出有分流
但是條條大路通羅馬

終點是就業與終身學習
就算在底流的ITE也可以去大學
當然,去公立大學難度很大
但是可以就讀私立大學
不過,教育口的事兒
還得教育部長王乙康來說
「沒有大學文憑也可以當總理」
在爆出這個金句後
王部長還說不建議ITE學生
去繼續就讀私立大學
原因很簡單
新加坡也需要底流技術人員

王部長是這麼算帳的,ITE畢業生起薪1900元,去讀4年私立,少賺了9萬2000元薪金,還有7萬元學費,加起來是16萬新幣。ITE畢業生想讀私立,要慎重考慮~
那底流技術工種有保障嗎?
首先,新加坡有最低薪水保證
本地全職員工薪水最低限1200新幣
而且,在各個領域
政府都提供了在職深造的渠道
想要職業轉型和再培訓
還有一些補助和補貼

圖源:聯合早報
其實,這樣的分流
對於有能力的人來說,是機遇
對於沒那麼有天資
缺少些學習能力的人
也算不上是噩夢(吧)
任人唯賢,社會公平
精英制度如何避免
精英主義(Elitist)呢?
那就要和任人唯賢搭配使用了
任人唯賢,一直是新加坡
最引以為傲的
如果沒有這個潤滑劑
現有制度就會造成階級固化
說白了就是
拼搏 VS 拼爹,新加坡pick拼搏
精英地位不是靠關係獲得
而是靠真本事

非要總結任人唯賢的核心的話
那就是具有相同智商水平
付出相同努力的人
取得成功的機會應該相等
人才選拔不受種族、性別、年齡
以及家庭背景影響
而「賢」才是唯一的標準
(好吧,賢還是主要看成績)
具體體現有什麼?
新加坡現任總統哈莉瑪女士
就是史上第一位穆斯林女性總統
而且家庭出身很貧寒

可能成為新加坡下屆
總理的王瑞傑
就是「平民出身」
之前,也很夯的兩位候選人
陳振聲部長是單親家庭
王乙康部長出身就有背景了
他爸爸曾是政客
然而,卻是地界上有名的
反!對!黨!領袖

王部長身為二代
路由自己選
出身並沒有阻止他成為
執政黨的的領袖
so足以看出新加坡
是一個比起出身和成績
也看重能力的社會
新加坡教育制度改革
而且,新加坡一直就
教育制度進行改革
目的就是為了讓它更公平
合理,並且更有效
比如,最近教育部長就重磅宣布
從2027年起中學會考
不分N水準和O水準
改以全國統一考試框架
中小學生全面「減負」

敲黑板!新加坡中小學生減負~

時間
明年起——2021年逐步實行

地點
新加坡中小學

減負內容
【小學】
小一小二學生:明年起將無需參加考試,或任何計分測驗。
學校將從作業,活動和小測試(???)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小三,小五學生:在2020年至2021年,分階段取消年中考試。
【中學】
中一學生:明年起也取消年中考試,年底大考還保留(???)
中三學生:在2020年至2021年,分階段取消年中考試。
*小三,小五,中三學生都處於學習過渡階段
【改革成績冊】
取消班級和年級名次
取消年級最高分等,成績只有整數;
取消標註不及格科目;
取消總分和平均分;
增加品行、級任教師評語、體能記錄、參與的社區和課外活動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