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簡化動用公積金儲蓄,購買老齡住宅的條例,
新條例5月10日生效。
「政府組屋+公積金」永遠是新加坡人最關心的民生課題組合,政府最近公布:開始放寬條例,可以動用更多公積金存款來購買老齡組屋啦!
這一次的新加坡買房又出新政分分鐘就刷屏各大網站,亞洲新聞台直接標紅「用CPF買房新變化」的新聞標題。
到底怎麼回事?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重磅新政!
用公積金買房有變化!
國家發展部和人力部上周宣布:用公積金買房有新規則了!5月10號就開始實施。
只要是剩餘屋契能讓買房的人住到95歲,就允許動用普通戶頭的存款至估價頂限(valuation limits)。
估價頂限,就是買組屋和公寓的買價,或者當時的市場評估價,這兩個之中比較低的數額。
在之前買房子的時候,一旦你要用的公積金過了這個頂限,那就不能繼續動用公積金了,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房子的房契剩餘年限
能不能讓買主住到80歲

簡而言之,就是用CPF買房的首付變了!
關於首付,有以下兩種貸款形式:
銀行貸款:可以貸款最高75%,首付25%,其中至少5%必須以現金支付,其餘25%可以用公積金或者現金。
HDB建屋局:可以貸款90%,首付10%,可全部用公積金支付。然後公積金還月供,新加坡很多公民家庭買組屋,都不需要用現金。
不管是買組屋、私人公寓還是EC公管公寓,5月10號後,都將會受影響!
同時進行的還有房貸,用公積金買房子,剩餘屋契也必須能讓他們居住到95歲,才可以在年滿55歲後抵押房產來提取基本退休存款(Basic Retirement Sum)外的多餘款項。
老齡組屋有轉售價值,
有市場啦!
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在2017年澄清了組屋屋契只有99年後,網上流傳出大量關於政府組屋越老越不值錢,既不能動用公積金購買,也無法向銀行貸款購買,根本賣不出去的觀點和看法,一時間議論紛紛,也鬧得人心惶惶。
現在新條例一出,似乎扭轉了原先的劣勢,讓老齡組屋終於「揚眉吐氣」一番。
事實上是否真的如此?
據《海峽時報》報道,人力部和國家發展部發出的聯合文告說:
買家今後在購買轉售組屋時,可向建屋局貸款,支付高達組屋單位市場估價的90%。
換句話說,政府今後將把焦點放在房子能否讓買家住上一輩子(至95歲),而不是純粹根據組屋屋契還剩下多少年,來決定要不要貸款給買家,或能不能動用公積金來支付。
用網民的話總結來說就是:
政府基本上是在鼓勵買家購買剩餘屋契比自己剩餘壽命還長的房子。這樣買家就不會在有生之年出現屋契到期,沒有房子居住的情況。
這也是為何當你買了剩餘屋契比自己剩餘壽命還短的房子時,就不允許用公積金來全額支付。因為你必須先留下足夠的公積金用於退休,才能將剩餘的錢拿來買房或租房。「
內容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