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新加坡2019買房租房全攻略!看這一貼就夠了

2019年08月30日   •   2萬次閱讀

從踏進新加坡的第一天起,房子都成為大家繞不開的話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新加坡房產的那些事兒~

中國和新加坡房產比較

中國和新加坡的房產差異幾何?

具體請參考下表:

片區劃分以及房產均價?

新加坡該如何劃分?如果按照功能來分的話,可以參照下圖,可以說是非常的形象了:

其中,「有錢人」部分通常指代是傳統的市中心9,10,11郵區,「海灘」部分指的東海岸15郵區。這些都是最熱門的投資地點。

新加坡可以分成三環。一環和二環構成中央區,其餘的是三環。每個片區平均房產尺價如下圖:

新加坡三環劃分

【核心中央區-一環】:1,2,6,9,10,11這個郵區組成了一環。其中1,2,6屬於中央商務區,是金融中心,世界500強扎堆的地方。9,10,11區是傳統意義上的高檔住宅區,9區有舉世聞名的頂級購物中心烏節路,10區是鬧中取靜的武吉知馬有地私宅+學區,李連杰,趙薇,海底撈老闆,戴森老闆,阿里巴巴老闆都為這個片區背書,11區是整個東南亞的醫療中心,有著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和最專業的醫療團隊。

【中央周邊區域-二環】:3,4,5,7,8,12,13,14,15,20這十大郵區組成了二環,性價比高,到市中心一般30分鐘公共運輸。這裡的每個片區都各有特色,其中5區金文泰有亞洲第一名校國大;20區碧山有新加坡最大的麥里芝蓄水池,14區亞龍是美食娛樂的天堂,15區東海岸風光秀麗,是和9,10,11區並駕齊驅最受投資者青睞的片區之一,有著本地最美的海岸線,沿海步道以及美食。

【中央外部區域-三環】:三環包含了新加坡的東部,西部片區,北部和東北部。組屋比較多,每個區都有一個區域中心,東部的是淡濱尼,西部的是裕廊,北部的是兀蘭,東北部的是實里它。區域中心大都配備完善的設施,方便周邊居民的飲食起居購物娛樂,同時政府也將會在區域中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方便居民就近辦公,不僅為市中心分流,也為個人節省下交通和時間成本。

關於租房的那些事

初來乍到新加坡,第一件事就是租房。租房主要講究便利性,地點便利+生活便利。

租房的流程:

1:聯繫中介並確認地點偏好,租房人數,准證類型,是否要家具,租期等。

2:約定時間開始看房,篩選出自己的喜歡的房子。

3:簽訂租房意向書(Letter of Intent)並且下誠意金(Good Faith Deposit)。誠意金一般是一個月的房租。

4:如果房東同意並簽署了租房意向書,那麼中介會開始起草租房合同(Tenancy Agreement),租房合同大同小異,根據房東和租客的具體要求微調,(P.S.有些雷區需要注意,這個在後面會提到)當雙方都同意租房合同上面的條款以後,約定時間會面簽署正式的租房合同。然鵝,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雙方無法就條款達成一致,房東需要把誠意金退回給租客。

5:租客需要在簽訂合同的14天內支付租房印花稅。印花稅是為了讓合同具有法律保障,將來如果出現糾紛,小額法庭可以保障雙方利益。

6:記得在正式入住之前就要開通水電網,保證無縫入住體驗。

租房的費用:

押金+租金:租一年押1付1,4000+4000=$8000

佣金:半個月租金+GST,2000+2000*7%=$2140

印花稅:整個租期的租金的千分之四,12*4000*0.4%=$192

其他:水電網絡開通的押金,$150+$200=$350左右。

算在第一個月的帳單里

總計:8000+2140+192+350=$10,682

租房的注意事項:

家私清單:家私清單(inventory list)是要在交房的時候做好的,租客最好拍照記錄下入住時候的屋子情況,這樣在退房的時候可以作為依據,不怕房東無理剋扣押金。

空調清洗:租客是有義務每個季度清洗空調的,最好是和空調公司簽訂合同,這樣不僅便宜,而且省事。切記保留住單據,退押金的時候需要用到,很重要!

窗簾乾洗:有些房東在交房的時候有乾洗窗簾,那麼租客在退房的時候也需要乾洗一次窗簾,要保留收據。

衛生清潔:退房的時候需要做一次清潔,最好找專業的公司做,不要找兼職的阿姨做,這樣不會給房東留下口實。要保留收據。

小額修理:一般來說租客入住有1個月的保修期,超過1個月,小額修理(比如燈泡壞)租客自己負責,費用大概在150-200左右,超過就不正常了。

提前解約:如果是簽訂兩年合約,又擔心因為一些意外需要提前解約,最好放上一個提前解約條款(Early Termination Clause)。在這個條款下,租客需要最少住滿一年,之後提前給兩個月通知,就可以合法的提前解約了,但是需要比例賠償房東中介費。

租期及人數:新加坡租房,私宅最短的合法租期為3個月,最多可住6個人。不符合上述條件的合同都是違法的。

退還押金:房東需要在租客搬走的14天內檢查房子的情況,並相應的退還押金。如果物件是租客損壞,那麼按照市價賠償,如果物件是正常折舊,那麼不應算在租客頭上。退押金是最容易出現糾紛的,租客有自己的中介較容易討回押金。記得在租約開始的時候要支付印花稅,這樣才可以在出現糾紛的時候受法律保障。

關於買房的那些事:

學區房如何選擇?

(南洋小學)

說起學區房,在天朝可是茲事體大,諸如「100萬買8平米學區房」,「1000萬富豪買地下室學區房」之類的熱點新聞是屢見不鮮。

雖然有點誇張的成分,但是中國人對孩子教育重視的程度也可見一斑。那麼問題來了,新加坡有學區房嗎?和國內有什麼差別呢?

不同於國內的學區房是小學,中學都派的上用場,新加坡的學區房只有在報考小一的時候起作用,而到中學階段就是看小六會考(PSLE)的成績全島招生了。

新加坡小學沒有官方的排名,用政府的話說,每所小學都是好學校。

其中,9所有天才班(Gifted Education Program,簡稱GEP)當然是名校。非官方的學校排名可以參考KiasuParents網站,基本上前30名以內的都可以算是名校。武吉知馬,碧山,都是學區房扎堆的地方。

(GEP的黃色信封)

報考小學,需要記住一條規律 【學校關係>身份>地點】。意思就是,入學難易與學校的關係最重要,其次是公民身份或者PR身份,最後才是學校距離。

基本上,小學招生包括這麼7個階段,按照優先等級降序排列:

1)階段1:兄弟姐妹正在該學校就讀的,秒進

2)階段2A1:父母是該校校友會成員,校董或者理事會成員。拼爹拼媽階段開始

3)階段2A2:兄弟姐妹父母曾經就讀該校,或者,父母是該校的教職員工

以上的三個階段基本上和新移民,PR以及外籍人士沒什麼緣分,下面四個階段才是需要關注的。在下述的任何階段,優先級為:公民>PR>學校一公里內>學校兩公里內>學校兩公里外

4)階段2B:父母在該校做義工滿40個小時,或,父母是活躍的社區領導,或,被該學校相關的機構(教堂,慈善機構,會館等)寫推薦信認可。

5)階段2C:開放給公民或者永久居民,距離優先

6)階段2C補充:開放給公民或者永久居民,距離優先

7)階段3:開放給所有人

由上可見,前3個階段對有資源的公民來說有優勢。從2B階段開始,才是公平競爭的主戰場。

對於新移民和PR,建議提前做好準備,根據往年各個小學的報名數據分析2B及2C階段報名超額情況,做學校義工,參與社區活動,承擔社區領導職務,這樣下來上名校的機率就比較大了。

同時,也需要做好兩手準備,萬一上不了名校,至少也要有一個鄰里學校可以進。

入手一套公寓要多少錢?

1)首付:購房第一套房子的首付為總價的25%,其中5%必須用現金,剩下的可以用現金或者CPF來支付

2)印花稅:所有買家,無論什麼身份,都需要支付印花稅。印花稅可以用現金費或者CPF來支付。簡便的計算公式如下:

*少於或等於100萬的房產,印花稅的計算公式為 【房價 * 3% - 5400】

*高於100萬的房產,印花稅的計算公式為 【房價 * 4% - 15400】

3)額外印花稅:額外印花稅的稅率可以參照下表

4)律師費:律師費一般在2500~3000左右

下面我們用$100萬的公寓舉個例子,看看不同的身份,在交易的不同階段,分別需要支付多少費用:

公民

1/2
下一頁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