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雙軌制」是在房改初期決定的中國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由市場供應商品房,政府提供保障房。今年進入「十四五」,已經明確把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作為「十四五」住房建設的重點任務。雙軌制使得房地產市場更加多元化,商品房主要面向於高收入人群,保障房面向低收入人群,使得不同收入水平的人都能選擇適合自己的住房。

金融界報道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新加坡這個模範生了!從建國前的貧民窟發展到如今「居者有其屋」的和諧社會,組屋制度作為實現雙軌制的核心政策可謂是居功至偉。那麼,新加坡的房產制度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政府可以提供低廉的保障住房?為什麼房價這麼平穩?本期,小編就為大家詳解新加坡組屋制度~
01 新加坡房產制度
房產分類
新加坡80%的人都居住在組屋裡,組屋由政府建屋局(HDB)負責規劃、建設、售賣和管理。至今已建有約110萬套,價格低廉,民眾買房負擔小。
還有15%的人住公寓,全島約有23.8萬套。公寓就是由開發商競標政府土地或者收購拆遷舊房子,以盈利為目的建造的商品房。由於土地價格高,並且是精裝修交付,還有小區物業和泳池等設施,公寓售價比組屋貴一倍有餘。
最後5%的人住有地住宅,約有6.8萬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別墅。通常是屋主買地後自建房屋,土地容積率和別墅建造高度、綠化面積等仍由政府規定,但裝修和建造有很大的自由空間。別墅區人口密度低,隱私性好,可謂富豪標配。
可以看出來,新加坡的房產劃分非常清晰:人數最多的普通家庭住組屋,積累了一定財富的中產家庭升級到公寓,而有錢的富豪們則享受著別墅。
組屋購買資質
新加坡政府推出組屋的目的是為本地低產或中產家庭解決住房問題,為了確保真正有需求的國民能買到組屋。因此政府對於組屋的購買資格管理非常嚴格,購買限制主要有三個方面:公民身份、家庭和月薪。經總結,符合以下6項方案任意一項要求的人即可申請全新組屋,同時家庭總薪水需要低於$1.4萬/月。

申購新組屋資質要求
如果是購買二手組屋,則沒有月薪限制,2個SPR組成的家庭也可以購買,並且還多了兩項方案。其中非公民家庭購買方案則是適合那些自己已經是公民,但是還沒有成家的小夥伴們,可以選擇與沒有新加坡身份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合買。

購買二手組屋資質要求
02 組屋價格
小夥伴們一定想知道,組屋到底有多便宜呢?下圖為今年12月的預售三臥新組屋的價格,在靠近市中心的紅山(Redhill)區域,一套90~100平米的三臥組屋價格僅為$53~72萬。要知道,旁邊同區域同面積的二手公寓價格已經不止$200萬了!

為什麼組屋能這麼便宜呢?其實答案不難分析:土地國有和財政補貼。新加坡土地以公有制為主,政府擁有全國90%的土地。因此政府通過預售制度確認需求,再規劃土地建造組屋,在使用土地方面沒有任何限制。同時,建屋局不以盈利為主。據報道,建屋局在2022財年記錄了53.8億新元(約39.3億美元)的赤字,其中46.8億新元是為了「居者有其屋」計劃。今年,政府再次強調新組屋價格與轉售市場價格並不掛鉤而是根據實際家庭收入來定價,以確保普通家庭負擔得起。
補助津貼
在便宜售價的基礎上,新加坡政府還為公民提供了三項補助金方案:額外安居津貼、家庭津貼和近居購屋津貼。家庭津貼和近居購屋津貼只有購買二手組屋才會有,其中近居購物津貼的要求是與父母居住在4公里以內。該項措施也是考慮到一般祖父祖母退休後可以幫忙照看小孩,同時年輕人也可以照顧年邁的長輩,有利於家庭的和諧。

組屋補助金
額外安居津貼總額根據工資高低有所變化,工資越低,津貼越高。

額外安居津貼結構表
03 政府控制房價
新加坡政府不僅通過組屋制度保障了大部分民眾的住房自由,也會時刻關注公開市場的公寓房價行情。如果樓市過熱,政府會發布「降溫措施」來穩定房價,避免房價大起大落。
阻止外國人炒房
新加坡購置房產需要繳納印花稅,其中「額外買家稅」這一項,公民第一套房產是0,永久居民第一套是5%,外國人則是60%,高額的稅收大幅減弱了外國人投資新加坡房產的熱情。
阻止短期投機交易
購買組屋後,本人必須居住5年,才能考慮轉售或者整租,黃金地段的組屋則至少居住10年。永久居民家庭購買二手組屋後不能整租,只能單租房間。
除此之外,即使買公寓,如果買後1年內賣掉需要繳納賣家稅,第一年為12%,第二年8%,第三年4%,三年後賣家稅為0。
阻止多套房產投資
新加坡政府規定一個家庭同時只能擁有一套組屋,如果要購買新房子,舊組屋必須退出來,以防有人投機多占。
公寓買家想要投資多套房產同樣困難重重。如果名下有第二套房產,公民需要繳納20%額外買家稅,永久居民則需要繳納30%。
結 語
以上就是關於新加坡房屋制度和組屋制度的全部分享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