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自新加坡聯合早報)
2019年第三季度,新加坡房地產市場總投資銷售額增長了33.8%,達80億新元 ,其中私營交易占總投資銷售額的76.5%。由於政府批出的住宅用地,以「政府售地計劃」形式進行的公共投資增加一倍至19億新元。
這一數據高出戴玉祥產業(Edmund Tie)在《第三季新加坡房地產》發布的有關新加坡私營領域的房地產交易額。
集體出售
今年的集體出售項目比例大幅度下降,大宗交易也環比下降11.2%,至4260萬新元。
在第三季,集體出售項目是青建集團在7月份以4260萬收購武吉班讓的鳳凰路(Phoenix Road)的一排帶店屋公寓。

鳳凰路
政府售地計劃
陳桂蘭街(Tan Quee Lan Street)地段,以8.02億新元的價格被國浩地產和豐隆地產的合資財團標得,這也是最大額度的一筆交易。

陳桂蘭街
金文泰1道(Clementi Avenue 1)地段,以4.913億新元的價格被華業集團標得。

金文泰1道
酒店業房地產
而酒店業的投資銷售額環比下降了2.5%,同期也有更多的開發用地成交。其中民苑(Min Yuan Apartment)以1.41億新元的價格賣給飛龍集團(Fragrance Group)。去年11月飛龍集團還斥資1.31億新元收購了附近的滑鐵盧公寓(Waterloo Apartments)。

另外今年6月,達比公園的行政套房(Darby Park Executive Suites)在去年11月以約9300萬新元的價格售出,今已獲得市建局的批准,可重新發展成為酒店用途。

工業房地產
值得一提是工業房地產投資交易,交易額在第三季暴增555%,至9.09億新元。主要是因為吉寶數據中心房地產信託(Keppel DC REIT)以5.99億新元的價格收購了兩座數據中心。

商業房地產
商業房地產交易最受矚目,環比增長12.5%,至31.8億新元,連續兩個季度上漲。
本季度最大的商業房地產投資項目就 馬新合營公司(M+S)以15.75億新元的價格脫售了雙景坊(DUO)中寫字樓空間以及零售空間。買家就是德國安聯房地產和香港基匯資本。另外,香港基匯資本還在今年1月以7.1億新元收購了新加坡CBD羅敏申77號大樓。

此外,另一宗商業房地產投資交易就是位於羅敏申71號的寫字樓,以6.55億新元賣給本地房地產開發商Sun Venture。
小結
今年截至目前,約有41個新的私人公寓項目推出,約有12000個住宅單位,預計還有2500至3000個住宅單位將於本季落成。然而,今年截止到8月底,新私宅項目的平均銷售率為27%,而2018年7月房地產降溫舉措出台之前為47%。

報告指出,近年來的房地產大宗交易已經趕超了較早預計的180億新元,今年第四季交易額預計會再增加30億-50億之間,預計全年的交易額會達到220億至240億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