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一些最理想的豪華住宅,往往是外國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因為購買它的條件僅限於新加坡本國人。
本地高檔住宅的外國買家,尤其是來自於中國的買家,一直以來推動著新加坡的房地產市場,他們對新加坡「豪宅」的嚮往和需求一直沒有減弱。儘管政府對整體房地產市場降溫,但由於優質住宅的稀缺,這些GCB(優質洋房)的價格仍然創下歷史新高。
據悉,香港永順集團(Winson Group)董事長Tony Tung 以1.053億新元購置了一套位於那森路的一棟優質洋房,這也是有史以來優質洋房最高成交價。這棟洋房的面積為4萬2515平方英尺(2477新元/平方英尺),明顯高於優質洋房的平均尺價(1575新元/平方英尺)。
其實新加坡公民身份並不是優質洋房的唯一限制,能被稱得上優質洋房的住宅必須是土地面積不可以少於1400平方米,且房屋面積不得超過其35%,也不得超過兩層高。作為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約有7900人),能擁居住在如此大空間裡,絕對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根據瑞信發布的《2018年全球財富報告》,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百萬富翁的人數排名第九。
專門從事洋房地產交易的Newsman Realty總經理表示,「豪宅」的典型買家基本上是那些新加坡本地的超級富豪,和一些剛剛拿到新加坡公民的外國人。


新加坡一直以來都是以「花園城市」、是適合居住、最適合孩子教育而著稱。作為東南亞發展的一個核心地帶,憑藉多年來穩定的經濟增長,以及頂尖人才的優勢,吸引了眾多的外國企業紛紛進駐新加坡,把這裡作為企業發展的一個基地。
因此,這些外國的企業家、富豪對新加坡的房地產也是具有濃厚的興趣,首先購置房產可以讓他們能夠更好的在新加坡發展事業,其次他們也看出新加坡房地產的增值空間。
雖說很多優質洋房對身份的限制,但是新加坡住宅市裡也有很多提供給外國富豪的優質房產,例如聖淘沙島的升濤灣,很多豪華永久產權公寓的閣樓套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