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房地產業因為疫情而影響到人力資源和材料的成本上揚,今年第三季度的行情比前2季略有放緩。不過新加坡不斷與多國開通疫苗旅遊通道(VTL),業內人士均對房地產行業持有樂觀態度。

新加坡國立大學房地產(房地產系和城市與地產研究院的統稱)聯合發布第三季房地產行情指數(Real Estate Sentiment Index,簡稱RESI),反映整體房地產行情的綜合行情指數(Composite Sentiment Index)從今年第二季的6.7稍微放緩至6.6。
調查是以0-10分衡量受訪者對本地房產市場的樂觀與悲觀程度,超過5分則代表對市場持有樂觀態度,5分以下則為悲觀情緒。參與調查的高級管理層人士中約有93%表示建築成本上漲會成為未來半年內的潛在風險。

如果把通貨膨脹率上升也列在潛在風險,則受訪者比率從63%增至74.4%。如果把「融資和債務市場流動性收緊」列入風險之一,受訪者比率也從23.9%升至32.6%。
從新加坡不同地區的表現來看,根據最新調查城市中心以外地段的表現最佳,第三季度凈值為76%;接下來是核心黃金地段為54%;表現最差的是黃金地段零售商鋪,第三季度精緻為-33%。
另外,新加坡國立大學也對本地房地產稅和遺產稅帶來的影響進一步開展調查。47%的受訪者表示,徵收財富稅收來應對財富不平等問題的方式不能起到實際作用,甚至無效。還有23%的受訪人士表示徵稅可以減少貧富差距,以及推動新加坡的包容性。

如果新加坡徵收10%的房地產稅,大都數受訪者認為大眾化的私有公寓項目會受到影響,約有56%的受訪者認為中部核心意外的私人住宅交易量會大幅減低。本地很多購房者購買中部核心以外的私人住宅來增加簽證資本收益。對於那些購買第二套房產的家庭來說資本利得稅會降低這些房地產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