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平面上升是否會影響到今後的建築成本

2019年08月24日   •   2萬次閱讀

因為環境問題地球每天都在發生改變,垃圾越來越多、塑料製品泛濫,氣候的變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人們需要認識海平面上升的重要性,除了土地在可計算值之外,還承載著更多含義,究竟新加坡被淹沒的災難場景會發生嗎?需要付出多少代價去抑制和避免?

談到海平面上升,新加坡新聞報道引用數據,指出新加坡大部分地區位於海拔15公尺,三成地區不到海拔5公尺。簡單地說,這意味著新加坡是四面環海的低洼島嶼。一旦海面上升,新加坡全島三分之一的地區可能淹水,如果全島淹水,那麼人們無處可逃。這絕對不是玩笑,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並急於解決的問題。

基於海平面上升,新加坡本國的建築尤其是低洼地勢的建築設計也將面臨改變。不過專家與發展商認為這些改變對建築成本的影響應該不會十分明顯,也不用擔心這些因素會影響到房價。

根據數據,到了2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幅度或達到1米,如果遇到極端天氣,海平面甚至可能升高4米,如果南極的冰川加速融化,這個情況恐怕會提早發生。

對此,新加坡政府也出台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新措施

將在明年上半年設立新的氣候科學研究計劃辦公室

投入1000萬新元開展為期5年的全國海平面研究計劃

未來2年投入4億新元翻新以及維修全島的排水設施

成立50人公民工作小組,探討如何改善家庭循環再用習慣

新加坡目前的發展項目一半會高于海平面3米,在未來可能會增加抬高一米,對於當前的技術沒有難度,不過隨著海平面不斷上漲,新加坡馬路周圍的排水設施也需要太高;而地鐵站和公共建築等都將會受到較大影響。

新加坡國立大學城市與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表示,由於地下停車場的建築成本較高,不少私宅項目一層至四層都作為停車場,第5層才是真正的住宅單位。即便是海平面上升,預料也不會影響正常生活。

李顯龍總理在2019年國慶群眾大會中也提到了氣候變化對本地的影響,總理強調,新加坡屬於低洼地勢,一旦海平面上升,包括東海岸到市中心的低洼地區都會面對更大的風險。儘管這些問題都將會在幾十年之後發生,但是我們必須要從現在就重視起來,為了後代需要未雨綢繆。

本地發展商城市發展(CDL)發言人指出,CDL公司的新項目發展都符合共用事業局提出的最低洪水位的設計要求。此外,公司的發展項目也會隨著氣候的變化而不斷創新發展,包括添加自動灌溉系統功能等,處理過大降水問題。

新加坡政府無法憑一舉之力來應對氣候的變化,所以政府應該呼籲社會各界與政府合作,共同應對這個即將到來的問題。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