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從來沒覺得新加坡PR(永久居民)身份這麼香!」房產新政出爐後,朋友圈紛紛發出感嘆。
所以拿PR的人到底怎麼了?
PR罕見享受到「國民待遇」
上個月新加坡政府在4月27日,也就是5月1日勞動節長假前,推出重磅降溫措施!
一次性把外國人的買房額外印花稅ABSD增加了30%,現在高達60%。
相比過去每次都保守地增加5%-10%,這次政府是下決心徹底切斷外國人在本地的自助購房或者投資需求。
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也在新政出爐後的記者會上親口確認了政策的目的。

「提高ABSD稅率是一項 『先發制人的措施』,以抑制本地和外國對住宅物業的投資需求」。

「確保一個穩定和可持續的房地產市場,並為購買自住房屋的新加坡人提供更大的優先權和支持」。
把房子留給真正剛需購房的新加坡人這個在意料之中,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這次房產降溫政策對「永久居民」也手下留情了。
在新政後,公民和PR的第一套剛需購房完全沒有影響,特別是保留了之前PR購買房產只支付5%ABSD的低稅率。

此舉讓朋友圈紛紛感慨PR第一次真正享受到國民待遇,「省下1個億」不是開玩笑的。
新加坡PR的好處
買房—低稅率,可買組屋
如果成為永久居民PR,除了依然可以享有5%的低稅率之外,PR夫妻還可以購買新加坡組屋HDB。
HDB是新加坡的福利公共住房,相同地段相似面積的組屋比公寓往往便宜一半或更多。
找工作—不受限制的自由人
擁有永久居民身份,在新加坡找工作時就不需要占用公司的quota(名額)了。
因此,可以選擇更多工作,擁有更多的機會,而不必為越來越高的准證門檻而煩惱。

上學—孩子學位保障、就近入學
新加坡政府的中小學學位並不寬裕,為維護本地人權益,政府學校優先錄取公民和永久居民。此外,公民和PR進入政府學校學習可以獲得優惠學費。
如果是永久居民,小孩在高中畢業時,只要憑藉A水準成績,即可申請到英美等國大學就讀,而不必提供雅思或托福成績。
醫療養老—有公積金「兜底」
成為永久居民後,就可以繳納CPF公積金了。個人和所受僱的企業每月必須按比例繳納工資,由政府進行統一管理和投資,支付年利率,用於未來的購房、養老和醫療支出。
此外,成為永久居民也有多方面享有「本地人」的待遇,例如以PR身份幫助親戚朋友申請簽證,在現在疫後時代特別有用。
如何才能成為
新加坡PR
作為外國人,以下人群擁有可以申請PR的資格:
【1】新加坡公民或新加坡永久居民(PR)的配偶;
【2】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合法婚姻下出生的,或已被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合法收養的(即父母或養父母為公民或PR),未滿21歲的未婚子女;
【3】新加坡公民的年邁父母;
【4】就業准證(EP)或 S 准證持有人;
【5】在新加坡讀書的學生;
【6】新加坡的外國投資者。
這其中外國投資者方式在近年來門檻水漲船高,GIP投資暴增四倍,家族辦公室更不用說了。
對留學生而言,儘管比較容易申請,但是同樣需要高額留學費用。
相比之下,只有就業准證(EP)或 S 准證持有人申請PR,以工簽形式申請轉永居,被公認為目前移民新加坡、申請永居最省錢、最通用且成功率較高的一種途徑。

隨著疫後世界恢複流通,今年新加坡EP、SP的數量也大大增加,這意味著今年申請PR的人也會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