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就服新加坡的住房政策!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作為全球消費最高的國家之一,新加坡人的擁屋率是90%以上,全球第一!
新加坡人有80%住在政府組屋裡,而這80%的人當中有九成擁有自己的組屋,而且人均居住面積達到30平方米。就連低收入的租賃組屋租戶都能實現自己的擁房夢!

過去5年4600租戶從「廉租房」搬進了自己的房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的政府組屋是由新加坡建屋發展局(簡稱HDB)規劃興建,以非常優惠的價格出售,少量租賃的房屋。
在新加坡租房價格可不菲,不過從政府手裡租租金就要便宜很多了,因此符合政府租賃條件的人非常少,只有收入非常低非常低的家庭才能從政府手裡租賃組屋。
就是租賃政府組屋這樣低收入的家庭,在過去的五年里,約4600人從租賃組屋租戶藉助新加坡建屋發展局的各項住屋計劃和津貼,圓了擁有自己組屋的夢想。
這些買房的低收入家庭中三分之二藉助新加坡公共住屋津貼實現買房夢,除此之外,建屋局還設立了租戶擁屋扶助小組,由專門團隊為準備好擁屋的租賃組屋租戶,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提供個人化支持。
專門團隊在整個申請過程中,非常耐心地指導這些租賃組屋家庭完成不同步驟,包括評估財務狀況,如計算貸款數額和期限、組屋首付等。手把手幫助他們實現擁房夢!
國父李光耀推行「居者有其屋」的國策
大家都知道,在土地和房屋這件事上新加坡的「先天條件」並不好,畢竟土地面積有限,寸土寸金一點也不誇張。上世界50年代,新加坡面臨著住房供應嚴重不足,國民居住環境非常惡劣的困境……

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後,李光耀就開始大刀闊斧解決住房問題,1964年新加坡獨立前夕,新加坡政府在李光耀先生的帶領下開始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作為基本國策。
1968年,新加坡政府引入中央公積金制度,可以支付組屋的首付以及每個月的貸款,這樣很多人就能負擔得起自己的住房了,得益於公積金制度,新加坡人的政府組屋的擁有率從1959年的9%增長到如今的80%。
全世界都羨慕的政府組屋到底有多好?
在很多人眼裡,新加坡的組屋就是「公共住房」,一聽「公共住房」,大家第一反應就是組屋的設施和環境會不會比較差,只能滿足基本需求,不能滿足大家品質生活的要求?
不是的,實際上,新加坡的組屋價格低廉、配套齊全,環境還特別好!
組屋價格合理,普通收入家庭都可以承擔。
政府提供津貼和超低利率貸款。
交通便利,配套設施齊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