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顯示,大約30%的新私人住宅買家年齡在35歲及以下,而五年前這一比例為20%。
私人住宅越來越受年輕人歡迎,因為它們比HDB組屋或行政公寓(EC)更具靈活性且限制更少。
此外,出售私人住宅的潛在收益高於出售組屋的潛在收益。2009年至2024年第二季度,中部以外地區(OCR)的私人非落地價格上漲了149.1%,而組屋轉售價格則上漲了87.9%。

統計局數據顯示,自2011年以來,入住私人住宅的年輕居民(35歲以下)人數穩步上升。
2023年,35歲以下私人住宅居民有380,459人,較2022年的375,651人有所增加。
設施、生活方式和獨特性的吸引力,以及私人住宅提供的投資機會,都是年輕人嚮往的強大拉動因素。
年輕人有經濟能力升級公寓嗎?
2024年上半年,住房負擔能力相對於家庭收入中位數有所改善。2023年,家庭收入中位數為每月$10,689。隨著年輕一代收入的增加,購買私人住宅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對於想要購買私人住宅且預算通常在120萬至200萬左右的年輕買家,可以購買一套兩居室單元。需要大概五年的時間,每年至少攢下一至兩萬元,再加上他們的公積金存款,加起來應該夠支付私人住宅的部分首付。

那些擁有額外儲蓄、父母提供經濟援助或出售現有住宅獲取回報的人更有可能買得起私人公寓。
然而,年輕人需要警惕不要在住房上超支,同時低估其他生活成本,特別是對於那些有孩子的人來說,例如託兒費和其他費用。最重要的是要在自己的經濟能力範圍內買房,不要過度槓桿化,從而避免過度債務造成的財務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