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多代同堂优先计划”将优先把组屋分配给一同申请预购组屋项目的父母与子女。这些项目将二房式、三房式和三代同堂组屋建设在同一栋楼里,以帮助已婚子女与他们的父母住在同一屋檐下。
建屋局在提供保障性住房的同时扮演了社会角色,其相关亏损由政府补贴。另外,建屋局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有效地控制开发成本以及公积金计划和谨慎的财务管理,确保组屋住房体系的财务可持续性。
五、从租赁组屋到执行共管公寓:满足多样化的住房需求
除了努力帮助新加坡人拥有自己的房子外,建屋局提供住房的另一大特点是,还能提供多种住房类型,以适应不同的居民类型(从单身到多代家庭)的预算和期望。第一代的政府组屋简单实用,只有一房到三房几种户型。但今天的组屋却有了二房、三房、四房、五房和三代同堂等多种房型。这些房型会以混合的方式建造,同一个邻里,甚至同一栋组屋里会混建不同的房型,以鼓励不同经济阶层的居民相互交流。“执行共管公寓”是由中标土地的私人开发商设计和建造的。这项计划让新加坡人用较低的价格购买到由私企开发、质量更高的住房,并且有很高的购买率。

建屋局现有房型及其主要服务居民对象(原书配图)
“执行共管公寓”具有双重目的。它在为有一定收入的群体提供足以与私人公寓媲美的保障性住房的同时,还能够满足他们拥有私人住房的期望。在向私人开发商购买的五年内,屋主不得将执行共管公寓出售或出租。五年后则能将房子卖给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再过五年,执行共管公寓将完全私有化,可以出售给外国买家。
执行共管公寓的一个最近的例子便是位于榜鹅的The Terrace,其拥有99年地契。该公寓一共有12栋楼,747个不同房型的居住单位,由庆隆集团开发。其梯田式的外观设计为居民提供了各种不同的生活设施。该开发项目还可以直接进入相邻的4.2公里长的榜鹅水道。这是建屋局和国家公园局的合作项目。该水道在为住宅区的周围增添了公园和水景的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休闲绿地。

榜鹅执行公寓The Terrace(图片源自网络)
六、为老年人释放祖屋的价值
预计到2030年,每四个新加坡人就有一位65岁以上的老人。因此,建屋局已推出帮助退休的国民将组屋的价值释放并货币化的措施,以补贴他们退休后的收入。这些措施包括了“乐龄安居花红”,即让老年人选择大屋换小屋,并通过“终身入息计划”每月领取收入,如果在填补公积金退休账户后还有余额则可以直接转化为现金。国民也可以选择将他们的房子整套出租,或者是只出租一个房间,这样国民就能在收取租金的同时居家养老。
1998年,建屋局推出了小型公寓计划,为年过55岁的年长拥屋者提供额外选项。这些小型公寓设有老年人设施,并建设在社区空间和设施附近。让老年人在通过大屋换小屋套现的同时,享受到为老年人设计的服务和设施,并能够继续居住在熟悉的环境中,与子女和朋友毗邻。小型公寓一般面积为35-45平方米,是为单身老年人或老年夫妇而设计的。房子按30年房契出售,可续十年。小型公益不得在公开市场转租或转售。老年屋主若是在30年房契结束前离世或是迁居,可将房屋退还给建屋局并获得相应的退款。
自2015年以来,小型公寓计划被二房式灵活组屋无计划替代,后者为年龄满55岁以上的人士在原来99年房契的基础上再额外提供15-45年等屋房契较短的组屋。若选择组屋位于现有房子或者是已婚子女房子的附近,申请者还可以在“年长者优先计划”下享受额外优先权。此外,还有一项回购计划,能够让老年人是把房子剩余的屋契的一部分卖给建屋局,在换取终身收入的同时再换取一笔现金花红。
(本文摘于《住有所居:上海和新加坡的实践与探索》一书,2020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