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虽然以其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魅力建筑而闻名,但也有一些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保留性建筑。这些建筑物反映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为城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

(新加坡河店屋示意图)
早期的新加坡移民,主要是中国的广东和福建人为主,所以在店屋的设计方面,有着传统华人的建筑特点,同时又包含了南方特色:讲究中轴线和对称的概念,瓦当滴水,正门上方有牌匾,旁边有卷轴,悬挂表明宗族或者商号的灯笼,外墙上还嵌刻有勉励或吉祥的词语,满满的华族文化元素。
店屋的设计元素,除了华族风格以外,还有马来族和西方文化特色,比如说,马来风格的挡水板;西方的柯林斯立柱等。可以说,具有新加坡多元种族的文化特色!

新加坡作为一个国际商业中心,一直以来吸引著国内外投资者和企业家的目光。其中,购买店屋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投资领域。
在这个独特的城市国家中,购买店屋不仅仅是购买一栋建筑,它还蕴含着更多的机遇和优点。近年来,新加坡的商业店屋成为各类投资者的热门选择,这些投资者包括国内外的高净值人士、家族办公室以及房地产投资公司。在此我们仅讨论全商业用途 (Full Commercial)的店屋,不包括其他综合性用途的店屋,因为其他综合性规划店屋的税务与限制较多。
商业店屋为什么会吸引投资者?
购买店屋的最大特点是除了拥有2-3层的建筑物,还包括土地所有权。这在新加坡非常罕见,尤其对外国投资者而言更具吸引力,因为在新加坡本岛,外国公民及外国公司无法购买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有地住宅。
业主产权不受限制,买家范围广泛,包括国内外公司和外国投资者都可以购买。
商业店屋稀少,尤其是受保留店屋,目前仅有约6,500间,而且数目不会再增加。
商业店屋的用途广泛,可用作餐饮、俱乐部、医美医疗、办公、健身及零售等,但需取得相关批准。
商业店屋无需支付额外买方印花税 (Additional Buyer’s Stamp Duty, ABSD) 或卖方印花税 (Seller’s Stamp Duty, SSD) 。这两个税是针对买卖住宅而言的。
商业店屋的购买成本较低,印花税率为5%。有些房产若通过公司转让,印花税仅为0.2%。
无资本增值税。
商业店屋拥有较长土地地契 (Land Tenure)。一般商业店屋的土地地契为
永久产权
999年(相当于永久)
99 年 (这也较其他产业如工业房产的30 – 60 年地契年限来得长)

店屋这个资产类别有别与私宅,因为店屋领域是没有未来供应的。这样一来,“物以稀为贵”,在投资需求增加,尤其是在更多外国买家、房地产基金进场的情况下,这个领域的前景尤其被看好。
当然,怎么挑选店屋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市场趋势
新加坡店屋投资销售在2020年病毒肆虐的情况下成为亮点,根据房地产咨询公司莱坊(Knight Frank)的数据, 新加坡店屋交易价格在2022年就已经达到$5,500每平方尺,比世界上最贵的商业街纽约曼哈顿第5大道上段还要贵一倍的价格。2023年第二季度交易额上升了44%,同等与4亿1千5百万的增长,预计2023年总交易量达到15亿新币。
店屋保值、增值潜能佳
现在让我们看看在过去7年,整个新加坡的店屋平均成交价。

从以上图表,我们可以看到店屋的价钱节节上升。在 2016年,平均价格是 $3,762 每平方尺。到了今年10月,它已经升至 $5,593 每平方尺。
下面的表格是2023年第一季度的前5大成交店屋,卖家持有店屋时间从5-23年不等,收益情况也从$882万到$5400万新币不等。

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实龙岗路6间连在一起的永久地契店屋,以$6250万新币成交,买家为新加坡海事官员工会。999年的驳船路店屋,则是被银行大亨何心源控股的公司大德地产购买,成交价$3700万新币。
让我们也参考位于市中心外的小印度保留区 (Little India Historic District),过去7年的平均成交价。

同样的,小印度受保留店屋的价钱也不断上升。它的平均成交价从2016年平均价格每平方尺$3,181增加到2023年的$5,536!
当然,店屋价钱的上升除了因市场供应需求有关,也因新业主在购买了店屋之后, 为它进行资产提升。这包括增加建成面积,从原有的一层楼,增加到二或三层楼。在进行资产提升后,业主便可以享有更高的租金,回报率也因此提高。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纪动荡不安的时候,店屋-尤其是保留店屋,特别受到投资者的钟爱。由于它没有未来供应,又日渐受投资者如外国买家、房地产基金、高净值人士和家族理财的青睐。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未来价值相当客观。
长按扫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