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4年,新加坡组屋的转售价继续一路狂飙!
就在不久前,新加坡组屋市场的转售价纪录,又再一次被打破了!
几年前,“百万组屋”的出现,还是让人咋舌不已的事。可如今,到了现在,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

图源:海峡时报
刚刚,又卖出一个天价组屋!
上个月月底,一则消息传出。新加坡本地房地产中介平台报道,中峇鲁文忠路(Boon Tiong Road)第9B座组屋的一个五房式单位成功卖出了!

图源:mothership
据报,这个组屋单位售价为158万8000新币,不仅再度刷新了新加坡组屋转售价的新高,每平方英尺价格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317新币!
这甚至和一些执行共管公寓的尺价相差不多了!

被卖出的组屋位置,图源:EdgeProp
而导致这个新纪录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组屋单位位于35楼,周围遮挡少视野相当好。
组屋面积也有112平方米,空间宽敞,很符合家庭居住需求。

房屋周围环境一览,图源:Stratis Home
另外一个可能导致房子售价如此昂贵的原因,则是这套房子的屋契长短。
整栋组屋是在2016年1月建造交付的,也就是说,房子还剩下91年的屋契。
因此,虽然这栋房子从外部来看,并不如另一热门组屋达士岭那么惊艳,但依旧能够获得市场上买家的青睐和认可。

这栋组屋的外部环境,图源:SRX
对于这个新闻,很多本地网友表现出了不太乐观的态度。
一些人说,房价暴涨就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加剧,对民生来说不是好事。

“一旦更多组屋价格百万以上,那就意味着我们手中的百万(代指钱)不值钱了!超严重的通货膨胀正在进行时啊...”

“10-15年前,如果有人提到转售HDB将花费近200万新币,我想他们会在我的尸体上这么说(代指不可能)。但看看现在的市场......10-15 年后,我想转售组屋价格达到250-300万新币也不足为奇了。祝后代子孙好运。”
但是,新加坡转售组屋市场的大环境就是如此。
百万组屋有多常见?
不得不说的是,近年来,百万组屋在新加坡全岛都是相当常见的存在了,且交易量也一直在不断增加。
博纳产业表示,近年来,2022年有369个百万组屋交易,2023年有469个百万组屋交易。到了2024年第一季,百万组屋交易已出现了185个,创下了单季交易量最高纪录。

图源:CNA
另一个有意义的指标是,纵观整个新加坡,没有卖出过百万组屋的市镇是越来越少了......
前两天,一直缺席的盛港也出现百万组屋!据报,位于康埔桦巷第205B座组屋,一个七楼至九楼的双层公寓式单位,今年4月以100万新币的价格售出!
这个单位的面积为1539平方英尺,屋契还剩74年。

图源:早报
这也就意味着,在新加坡全岛,目前仅剩下了裕廊西、蔡厝港以及三巴旺三个非成熟市镇,至今仍未出现百万组屋的交易。
不过,相信这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查询建屋局HDB官网,裕廊西已经有一套公寓式组屋,在上个月刚刚卖出了90万新币。

图源:HDB
当然,百万组屋也只是一个开始,不会是结束。新加坡组屋破200万新币,在未来几个月内达成交易也并非不可能。
上个月月中,大巴窑一个组屋单位,直接就挂出了这个价格。

图源:PropertyGuru
不过,大部分人住的房子还是卖不出这个价格的......
毕竟,稍早时候,淡滨尼一个四房式组屋,也只要10万新币就能买下了......

来源:早报
中峇鲁组屋一向都卖得很贵
中峇鲁这套组屋的售价不足以代表新加坡整个组屋转售市场。这套组屋拥有的过人和独到之处,是大部分新加坡组屋都不具备的。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新加坡最好的美食区,因此中峇鲁当然永远是需求量最大的适市镇,尤其受到富有的外国移民的欢迎。”
在新加坡,中峇鲁确实是转售组屋的热点区域。比起这套五房式组屋来说,中峇鲁还有更多房子的转售价更值得称奇。
①中峇鲁四房式组屋,也曾卖出150多万新币
去年6月,位于中峇鲁的一个四房式组屋单位,也卖出了150万新币的天价,并创下了新加坡四房式组屋转售价格的新纪录!

成功卖出的组屋单位位于这里,图源:99.co
据新加坡多家媒体报道,这个“楼王”,是个位于茂源台(Moh Guan Terrace)第50座组屋四楼的单位。
这栋楼在1973年建成,因此地契只剩下了短短的49年。对比很多其他的“百万新币”组屋来说,楼龄算是比较久的了。

正面看这栋楼是这样的,图源:谷歌
不过,虽然说是四房式组屋,但是它是由两个相连的三房式单位打通而成的“霸级”单位,面积达到了176平方米(约1894平方英尺)!
在中峇鲁这样的新加坡中心地区,留存下来的“霸级单位”并不多,稀缺性拉满,想要买到简直可遇不可求。

已出售的组屋内部,图源:KF Property
②一房式组屋,也能开出150万新?
而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挂牌交易,发生在2020年8月。
位于中峇鲁忠坡路一个一房式的组屋(也就是客厅、饭厅和卧室为一体的组屋)也叫价150万新币出售了!

图源:mothership
建于1930年,虽然说是一房式,但是面积却和现在五房式的组屋无异,面积大约1259平方尺(约117平方米)。
门前带着停车位,还有个小小的后院。组屋竟然有了洋房的既视感!前屋主把这个老房子内部细心装修了,现在里面还拥有现代化的厨房,步入式衣帽间。

在当时,这栋组屋的地契也只剩下46年,但依旧引来不少人的关注。
只不过,叫价是一说,房子到底有没有卖出去,就不得而知了......

图源:Tiong Bahru sg
中峇鲁只是新加坡的特例
中峇鲁这边房价贵,除了靠近市区地理位置绝佳外,可能还因为其带有一定的稀缺性和一丝名人效应。
这一带的房屋,很多都建设于新加坡独立前的二战及殖民地时期,因此到现在不少都是保护建筑。

图源:PSD
中峇鲁的一些战前组屋,不但是新加坡的地标之一,还被很多名人住过呢。
中国学生课本上的历史名人也曾住在这里,写出《沉沦》、《春风沉醉的夜晚》的郁达夫,就曾经住在中峇鲁忠坡路。

1938年年底,42岁的郁达夫应聘到《星洲日报》任职,他偕同妻子王映霞和儿子郁飞从福州乘船出发,在12月28日这一天抵达新加坡,最初住在南天旅社。
郁达夫的儿子郁飞在《先父郁达夫在星洲的三年》里面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