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屋局HDB上财年净赤字达43亿元新高 绝大部分亏损源自居者有其屋计划

2022年11月28日   •   9234次阅读

根据星期一公布的建屋局2021/2022财年年报,截至今年3月底的财年里,居者有其屋计划的赤字是38亿5000万元,比前一个财年,多了近一倍。

随着冠病疫情趋缓、更多预购组屋项目推出,以及发放的购屋津贴增加,建屋发展局上财年的净赤字大增86%至43亿6700万元,写下历来新高。绝大部分亏损源自居者有其屋计划。

根据星期一(10月31日)公布的建屋局2021/2022财年年报,截至今年3月底的财年里,居者有其屋计划的赤字是38亿5000万元,比前一个财年,多了近一倍。

建屋局发文告说,这个赤字主要源自三方面,其中之一是兴建中新组屋的预期亏损,净增22亿6200万元。

这是因为去年动土的预购组屋项目,比前年多66%。当局为使新组屋价格低于市价,增加对新组屋售价的津贴,以及公积金购屋津贴。

其他推高新组屋预期亏损的因素还包括,建屋局在疫情期间为承包商提供的财务援助,如分担因工程延误而增加的成本,以及当局为应对建材供应受干扰而采取的措施,例如以替代场地来生产预制构件。

导致居者有其屋计划出现赤字的另外两方面是交付新组屋时的实际亏损(6亿5900万元),以及发放给转售组屋和执行共管公寓(EC)买家的公积金购屋津贴(8亿4900万元)。

建屋局局长:新组屋按可负担水平定价

上财年交付的新组屋单位共1万3506个,多于前一个财年的8124个。

对于人们担忧是否负担得起组屋价格,建屋局重申,新组屋定价不是为了收回发展成本。换言之,新组屋定价不与地价挂钩,即使地价上涨,新组屋也不会更贵。

建屋局局长陈明锐在年报的媒体说明会上说,新组屋获高额津贴,并按可负担水平(affordability)定价,而可负担水平与家庭收入和各类屋型的价格有关。此外,当局为符合条件的首次购屋者提供购屋津贴,津贴是渐进式的,确保最有需要者获得最多援助。

陈明锐说:“因此,新组屋不是按预购组屋项目的总开发成本,即建筑和土地成本来定价。总体而言,建屋局每个财年从组屋销售收取的金额,少于所付出的总开发成本。”

正因为这样,尽管自2019财年以来,建筑成本涨了约三成,这些成本大多都由建屋局承担。当局还通过居者有其屋计划,加大对新组屋售价的津贴和发放公积金购屋津贴,确保组屋定价是人们可负担的。

建屋局文告也引述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的话说,政府致力于确保人们负担得起,并买到公共住屋,这是国家重要的优先事务,是新加坡人组建家庭、养儿育女和构建强大社区的基础。

李智陞说:“这正是我们为什么继续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兴建和售卖新组屋,在这段时期,增加市场津贴,以保持预购组屋价格相对稳定,以及为符合条件的新旧组屋买家提供购屋津贴。”

建屋局此前已多次解释新组屋定价方式。当局会先根据附近类似转售组屋的售价,以及个别单位的特点和当前市场条件,确定新组屋市价,并在这个基础上给予大幅津贴,使新组屋售价低于市价。

为满足强劲住屋需求,建屋局重申将在今明两年各推出多达2万3000个组屋单位,比去年的1万7000个单位多35%。当局也会视需求,在2021年至2025年间,推出多达10万个组屋单位。

新加坡知名网红93万新币的HDB到底长啥样?
2025年04月28日   •   8万次阅读
他在新加坡买房6年损失近180万新币!买房需小心这类房产
2025年05月03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越住越小了?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1500万新币?新加坡这个区的公寓接连卖出天价!凭什么?
2025年04月29日   •   5643次阅读
新加坡有钱买landed,却没想过“烂装修”后患无穷!
2025年05月01日   •   5643次阅读
新加坡的高价转售组屋都出现在这些区!最新房价形势一览
2025年04月30日   •   4617次阅读
星展预测:新加坡房价或0增长,买家是机会还是陷阱?
2025年04月29日   •   3249次阅读
最高1603万新币!新加坡公寓市场出现重大波动
2025年05月01日   •   3078次阅读
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房地产对比出炉
2025年04月29日   •   2394次阅读
W公寓落户新加坡:把顶配人生安放进每一天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阅读
The Golden Mile【新加坡市中心的商业投资新宠, 甲级写字楼和医疗套间已开盘!】
2025年04月28日   •   684次阅读
本地上月非有地私宅整体转售价上升0.3%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阅读
媒体圈住宅地段无法吸引发展商 招标活动截止当局未收到任何竞标
2025年04月30日   •   684次阅读
新加坡甲级办公楼空置飙高!背后藏着什么信号?
2025年05月03日   •   513次阅读